枭雄入赘后 第130节(1 / 2)

楚熹这时才看到那已然近在迟尺亳州骑兵,上百号骑兵,各个身着棉甲,肩背箭囊,手持细长铁索,而铁索之上挂着一道极为锋利的铁环,只要叫铁环套住了脖子,随着马匹奔走,瞬息之间便会尸首分离。

廖三眼睁睁瞧着铁环朝他扑来,忙提刀挡下,心有余悸道:“他娘的,幸好听少城主的话掉了头。”

楚熹不敢说话,是真怕了,眼下她这条命算压在了廖三这柄银背鬼面刀上。

亳州骑兵似乎没想到廖三等人会突然回身,急忙将铁锁链挂在肩上,从马侧抽出长剑与之搏杀。

楚熹缩在刀光剑影里,快要被吓尿了,只听陈统领大喊一声:“廖三爷!我来殿后!你快带少城主回大营!”

若是孤身一人,廖三定要与骑兵杀个痛快,可身边还有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楚熹,不得不顾忌,他一刀劈开骑兵的棉甲,策马冲出包围,与此同时对楚熹说道:“少城主那些手下可对付不了亳州骑兵!我还得回去!”

楚熹也不愿陈统领等人无辜丧命,忙道:“好!”

廖三跑了没多远,急急停住,猛地拎起楚熹,一把丢到水田里:“前面便是大营!少城主跑两步吧!”

楚熹被他摔了个狗啃泥,毫无怨言,蹭了一把脸,爬到田埂上,拔腿就往大营跑,嘴里不住的念叨:“倒霉倒霉,我真是倒血霉了!”

薛进率兵迎战,大营里只剩不足五千守军,守营官兵瞧见狼狈不堪的楚熹,用不着她说,便知晓后方有敌情,带着一队人马前去驰援。

乱世不愧为乱世,或许前一秒还风和日丽,后一秒脑袋就拴在了裤腰带上,真是能活一日赚一日。

楚熹又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心中十分的平静安详,叫兵士打了一桶水,默默洗去身上的泥泞。

“少城主!”

楚熹抬起头,见廖三和陈统领一众人快马回营,问陈统领:“伤亡如何?”

陈统领翻身下马,重重道:“幸好廖三爷回来得及时,只有两个城卫受了点轻伤。”

虽说两军交战有伤亡在所难免,但听到大家都好,楚熹还是结结实实的松了口气,继而又问道:“那些骑兵究竟怎么一回事?可是冲着我来的?”

廖三道:“看着不像,倘若亳州那边知晓少城主的行踪,怎会只派百人阻截,我估摸着,他们是绕了一圈,想从后方偷袭,赶巧和我们撞上了,不过……他们现下已然知晓少城主身在大营,定不会轻易放过。”

楚熹心里明白,她一时半刻回不去安阳了。

“少城主不必过虑,没什么大不了的,待我打退亳州军,再送你回去便是。”磨刀千日,用兵一时,廖三乃薛进麾下第一流猛将,自要给薛进打一场漂亮的开头仗,他提起刀,豪气冲天地说:“方才他们背后放冷箭,险些让老子吃了大亏,老子非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不可!”

“我同你一块去。”

“这……”

楚熹朝廖三笑道:“兴许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呢。”

廖三一想也是,楚熹脑筋转的快,足以顶个谋士了:“那好吧。”

大营前方交战正酣,薛进脸色不是很好,他身旁的崔无同样如此。

“薛帅,亳州军这阵法和兵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看样子是专门为对付我们准备的。”

“嗯。”

亳州军有备而来,打得薛军一个措手不及,眼见军阵散了,薛进果断下令击鼓退兵,暂且让出这一道防线。

楚熹来时,薛军将士们正急急向后撤,可谓兵荒马乱。

薛进瞧见那抹蓝影,大步上前,几乎是提着她往后走:“为何没回安阳?”

“让你那乌鸦嘴说中了,我差点死在亳州骑兵手里。”

“算你倒霉。”

“会不会说话!”

第90章

薛进想过亳州骑兵会从后方偷袭大营,可没想到会这么巧,竟和楚熹狭路相逢,也有些无奈,除了说楚熹倒霉,再无别的话。

楚熹扭头看向身后战场,发觉薛军将士撤退之时乍一看兵荒马乱,仔细一端详,却是有条不紊。一队掩护,一队撤退,相互交错着防守,叫亳州兵马难以攻上来,待尽数退守到下一道防线,便立即重新整军布阵,士气丝毫不见萎靡,仿佛从未和亳州军交手过。

廖三探头探脑的张望了半天,问道:“崔无,那他娘的是个什么东西?”

崔无临时给亳州军的古怪兵器起了一个名字:“铁柳。”

顾名思义,黑铁打造的柳条,上头无数尖利的小铁片,分则是剑,合则是盾,进可攻退可守,马上作战,几乎不能叫人近身,到步兵手里,威力更甚,十几个步兵躲在铁柳合成的盾后,随时能伸出一支铁柳,伤人于无形。

这玩意,相较于陶罐弹和地蛋,绝不能称得上大杀器,却也足够恶心人了,薛进一时之间想不到应对铁柳的办法,只好先用火药抵挡一阵。

若是攻城也就罢了,在这荒郊野外的用陶罐弹,无疑是往大海里丢金锭子,纯粹的浪费。

几架投石车源源不断的往外抛陶罐弹,楚熹看着都肉疼。

好歹暂时逼退了亳州军,给薛军争取了喘息的机会。

“铁柳,啧,亏他们能想得出来。”

楚熹这话听上去简直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薛进不由斜睨她一眼:“你是来做什么的?”

楚熹眉眼弯弯的朝薛进笑:“来给夫君助威的。”

薛进微怔,开口道:“其实,我一直想问你。”

“问,想问就问。”

“每每大军压城还能这般傻乐,你是怎么做到的?”

“……傻乐?你搞没搞错,那是我的战术。”楚熹一本正经道:“别人生气我不气,气死别人我胜利,这是我在蟠龙寨悟出来的战术,百试百灵,从无败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