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现在兵员调集很快,在朝廷议定没出一旬,近十万的军卒已经北上河北道了。
本来嘛,战事一开,整个河北道的轨道全线对民间停运,全部用来运输军卒和战车·····战车直接就可以携带军备借轨道北上。
一时间,整个河北道就紧张起来了。
“北辽停战了……”
很不幸,当国朝刚刚陈兵边境,北辽那边就传来消息……耶律乙辛居然以宋国收复燕云做理由,要求北辽皇帝谈判。
要求似乎也简单,就是要求北辽皇帝,要将宫卫,皮室军什么的,防御河北道。
否则,他将直接放弃河北道的防御,将宋国大军放进来…~
“他不怕北辽宫卫从背后抄后路了?那样对他是两面夹击,死无葬身之地!”
章惇有点想不明白。耶律乙辛起事的基础上北辽南京道,而河北道边境,说白了,就是在南京道一带。
本来南京道汉军偏多,又是忠于北辽皇帝的。
一旦北辽宫卫、皮室军南下,随时可以转头攻击耶律乙辛的后背。
若再有汉军配合,耶律乙辛真的会陷入重围……
“若北辽的宫卫,皇家的皮室军南下,北辽皇帝只能靠后族萧氏的皮室军了。”
“那样,对于耶律乙辛而言,是最有可能获得事成的机会,还是唯一的胜算。”
“萧观音被赐死,想必后族会有怨恨,而上京道、西北招讨司鞭长难及。耶律乙辛估计想尽快结束战斗吧……”
吕惠卿格局不算大,能看到阴谋诡计,却看不到大局在哪。
其实……
“萧氏是后族,不止萧观音一位皇后。北辽从立国以来,萧氏贤后频出,萧氏对北辽的忠诚恐怕不会因萧观音之事有所减弱。”
“即便有,也只仅限于后辈以及萧观音亲近的势力。在大势面前,这都不算什么。”
王安石是忠贞爱国的品质,考虑问题的切入口不同,看到的层面也不同。
赵曦暂时没掺合内阁的讨论,这本来就是一次试探,倒是不急做决断,可以先看看形势。
“恐怕耶律乙辛是有恃无恐……”
苏辙,看问题很独到,也有深度。就比如现在所说的…~
“国朝已经陈兵边境,如果就这样撤回来…~不说一鼓作气再而衰的问题,就单纯说官家试探的意图,也达不到。”
“北辽这些年在对骑兵进行火器的针对性训练,面对国朝火器的作战是否有提高?国朝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都需要有个试探。”
“所以,边境的阵势铺开,不管怎样,都需要打一两场战来看看。耶律乙辛这是阳谋,是国朝不得不配合做戏的阳谋。”
“我甚至在想,很可能在耶律乙辛起事之初,就已经预料到国朝的反应了。”
苏辙所说的,让内阁有些颓然。
原本自认为是时机,当时机是敌方故意留给己方时,那就肯定不再是时机了。
都是精英,这感觉不好,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