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不合 第172节(2 / 2)

天作不合 漫漫步归 2168 字 15天前

唐中元应了声是,待甄仕远离开之后,一个手刀顺手打晕了正在前方不远处茫然的喊着小姐的红豆,而后对一旁的乔书道:“你们先回去,有什么事,我会遣人来告诉你们的。”

乔书点了点头:这等时候不是逞强的时候,所以唐大哥先劈晕了不肯走的红豆。

他说着,又看了看四周,随即奇道:“那个孩子呢?”

虽然知晓那孩子本事非同一般,一个打十个大人不在话下,出不了什么意外,可还是要问一问的。

乔书道:“她用自己的方法去找人了,我们不用管,她小是小,却是有分寸的。”

“这……不行吧!”唐中元似乎有些迟疑,“已经失踪一个,这个可不能出什么意外了。”

乔书闻言不由低头苦笑了起来:“她……跟我们不一样的。”

光这个姓氏就足以猜到她同裴家有些关系,不过她的身份应该并不仅止于此。

一个年纪小,长相又好、还是什么练武奇才,再加上她对京城如数家珍,对宫里情形无比熟悉的样子,足可以想到她的父母定然不是一般人。

她跟他们这些人自然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肆意、无忧无虑且舒心的活着。

当然,她若是想做什么事,也是有办法找人帮忙的,总比他们胡乱找的效果要好得多。

“那算了。”唐中元看了看四周,道,“待她回来,我会看着她不让她乱跑的。”

乔书应了下来,同官差扶住红豆离开了陈府。

送走了乔书和红豆之后,还未来得及松口气,便听一阵嘈杂声响起。

他怔了一怔,定睛望去,但见陈府的几个家丁连同侍婢正簇拥着那个怯生生的夫人,他们手里还提了几篮子的东西似乎准备出门。

天不亮要出门?唐中元心中一紧,忙出声喝道:“你们要干什么去?”

那个怯生生的妇人朝他欠了欠身,拢了拢身上披的斗篷,道,“祭祖。定好的吉日吉时不能改的,这个昨儿民妇同你们大人说过的。”

她一边说着一边让人打开他们随身携带的篮子,解释道:“都是些祭祖的瓜果,并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我们不会跑的。”

唐中元犹豫了片刻,就在此时有人从斜刺里走了出来,出声道:“让他们去吧!”

是黎三公子。

唐中元见出声的是他,有些惊讶,想了想,却并未再说什么。

待到那妇人一行人离开之后,唐中元才问他:“黎三公子,不,黎大人为何让他们走?”

同这些人太过熟悉了总让人忘了他们的官身,譬如乔小姐,再譬如黎三公子。

“我只是想起在哪里见过她了。”黎兆说着微微眯了眯眼,目送他们离去的背影之后,才冷笑了一声,道,“这陈老爷倒霉,她正是大仇得报之时,怎会跑?”

第326章 门开

大仇得报?唐中元只觉脑中仿佛搅成了一团浆糊,看着眼前的黎兆张嘴开开合合的说着话。

“强抢民女?”他一声嗤笑,“甄大人这话其实还真没说错。”

“这女子原先是我吏部一位五年前死去的官员钱进本要娶进门的夫人,虽是一介技艺普通的绣娘,却迷得钱进死活要娶她,当年钱进的父亲钱大善人原本是不同意的,不过还是允了。”黎兆轻哂道。

一个是不至二十中得进士又入大理寺历练的年轻俊才,更遑论,钱进的相貌也生的很是不错。一个却是只有一张脸,出身贫瘠,就连绣娘这份本职都没做好的女子。钱大善人身为人父反对,甚至怀疑此女使了手段什么的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显然,钱大善人并没有拗过钱进,最终他还是允了这门婚事。

不过就在这绣娘将入门前夕,钱进出了事,这女子自然也没有进钱家的门。只是没想到,之后她居然摇身一变成了这位陈老爷的夫人。

他原本是不敢判断这位陈夫人心里头到底属意不属意这位年纪大的可以当她爹的陈老爷的,不过昨晚,在陈老爷大喊“冤枉”之时,这位柔弱的陈夫人可是除了安抚陈老爷之外替陈老爷说了唯一一句话。

“那两个人吗?我也听到他们说告辞的……老爷说要找人送他们一程,之后便未看到了。”就是这一句,让甄仕远变了脸色。

毕竟“送他们一程”这一句委实很难不让人多想。

这位陈夫人的话看似在为陈老爷辩驳,实则反而加重了他的嫌疑。

至于是强抢还是自愿的,他不知道。不过却知晓这绣娘从钱夫人变成了陈夫人,不但夫君从年轻有为、风度翩翩的年轻尽是便成了一个足可以大的当她爹的男人,就连钱财……当年的钱家可是集这四家之力的巨富。

说的难听些,这陈夫人是“人财两空”也不为过。

如此,陈老爷若是不在了,这位怀有身孕的陈夫人自然就名正言顺的承了陈家的家财,对她而言,兴许更是一件益事。

所以,她当然不会跑,跑了就拿不到陈老爷留下的钱财了。

唐中元听他说罢,忍不住咋舌惊叹:“乔小姐不过是要找周大人而已,怎的就无端牵扯进这样的事情里了呢?”

“也许不是无端牵扯……”黎兆沉默了一会儿,忽道,“对了,险些忘了,快寻人跟上陈夫人!”

唐中元听的一怔,正要叫官差。

黎兆却自己抬脚大步向门口走去:“罢了,还是我去吧!”

你?

唐中元看他大步离去的身影,惊了惊,还是连忙叫住一队官差让他们跟上去。

黎三公子读书是很厉害,人也很聪明,不过他觉得这等时候还是有些拳脚功夫的比较安全,而黎三公子独行显然是不安全的。

……

入秋的长安城清晨已经没有夏日时亮的那么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