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事 第363节(1 / 2)

如意事 非10 2160 字 4天前

庆明帝眼神一滞,顿时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谁让他们查湘王了?计划不是已经让韩岩传达了吗?写好稿本照着演都不会吗?!

“……”方诜有些不敢抬头去看皇帝的眼神。

韩统领给他的那些可证纪修罪行的“证据”,此时都在他袖子里揣着呢,可谁知被这弄不清状况的秃货给抢了先!

但这秃货怎么就扯到湘王身上去了?

还一副笃定的模样!

方诜理了理心绪,适时开口道:“明御史此言可有证据?此案分明是由我同明御史共同审理,我怎半点不知湘王殿下竟同此案有关?”

论起证据,他袖子里的这些足可定下纪修的罪名了,他今日非叫这处处同他作对的犟驴好看不可。

感受着沉甸甸的袖袋,方御史整个人都稳了下来。

然而这种稳操胜券的状态并未能持续太久——

明效之看也未看发问的同僚一眼,仿佛根本没看在眼里。

他自袖中取出一截竹筒,捧在手中,面色郑重地道:“皇上,此乃湘王府中传出的密信,由其上所书可知,湘王欲图谋害太后娘娘之举预谋已久!且这封信表面看似为家书,实则是与洞乌王所通之密信——湘王谋害太后,并非出于私怨,而是同洞乌勾结,欲借此挑起陛下与燕王殿下之间的矛盾,以添我大庆内患,乱我大庆皇室根本!”

初听前半截,庆明帝尚且只觉得头痛烦躁,这姓明的实在碍事添乱,而待真正听到后面时,心中则是顿于顷刻间掀起了万丈惊涛。

殿内亦顿时嘈杂了起来,群臣皆变了脸色。

第452章 通敌叛国

湘王同毒害太后有关还是无关,这一点在暗下已不知被讨论过多少回了,且有些眼睛够亮的,猜也猜到了大概……所以若只说这个,实在也没什么叫人觉得惊奇的,是起得太早的听了还想打个哈欠的水平。

但勾结洞乌……这可就叫人彻底不困了!

若明御史所言为实,湘王此举与通敌有何区别?!

一片躁动间,明效之已撩袍跪下,正色道:“此事事关重大,湘王通敌叛国,图谋不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还请陛下务必彻查到底!”

语毕,前额重重地磕了金砖上,双手将竹筒高高捧起。

看着老师磕头时的力度,年轻御史宋典颇为心疼——他突然觉得老师的发际线应是给生生磕得日益后移,且被吓得再不敢轻易往前凑了。

通敌叛国四字的分量实在太重,四下的气氛沸腾着涌动着。

方诜同样惊骇无比——他断没想到对方从袖中这么一掏,竟掏出了这么一记大招来。

那么问题来了,他这戏……还能演吗?

感受着四下的气氛,方御史到底是悄悄将袖子里的东西又往里面塞了塞,他还是再观望观望吧……

这路实在是有点陡,他怕一不小心翻了车,再将车内坐着的皇帝陛下给甩了出来,到时那就太不好看了……

庆明帝直直地看着明效之手中捧起的竹筒,却先是问道:“不知此物明御史是从何处得来的?”

此事有蹊跷在,他绝不能因一时的怒气而将头脑冲昏了去。

“回陛下,昨晚臣在园中烤肉吃酒,忽有一只白鸽坠落,被家中仆从捡起时,瞧着已是不行了。臣家中后巷,时有老鼠出没,曾有人洒了掺有耗子药的陈粮,专拿来毒鼠,料想应是被这鸽子给误食了。”明御史说得极详细从容:“臣当时见这鸽子身上绑有竹筒,便随手打开了来,一看其上落款与印章,方知竟是湘王密信——”

他一贯给人宁折不弯的印象,这固然也是事实,但也确实是他刻意营造出的人设。

毕竟宁折不弯的人设确实很好用——同样的假话由他说出来,便轻易不会有人会觉得他在撒谎。

“偏偏落在了明御史园中,这倒是巧得很了……”庆明帝的眼神明暗不定,像是在分辨着什么。

“臣也觉得巧极,更为巧合的是,自翎山皇陵归来之后,臣每晚皆会梦见先皇,先皇于梦中嘱咐臣良多,然臣醒后即忘,为此已是数日心神难宁……”明御史情真意切,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悲拗:“现下想来,未必不是先皇在天之灵在警示臣,指引臣揭开真相!”

这是假话吗?

当然不是。

一个即兴发挥拿来渲染气氛的小技巧罢了。

百官低声议论起来。

庆明帝定定地看着明效之依旧高捧着的竹筒,缓声道:“李吉,取来让朕看看——”

李吉应声“是”,亲自上前将东西取过,奉到庆明帝面前。

庆明帝在看清竹筒上所刻图案的一瞬间,眼底不觉又冷了两分。

他将其内信纸取出,缓缓展开,一深一浅,一黑一褐两色字迹映入视线当中。

这笔迹倒确实是眼熟得很……

庆明帝冰冷的目光一格格挪动着,待看罢那褐色笔迹所写的内容时,于人前一贯温仁的面庞之上仿佛结下了寒霜,一双眼睛如同被阴沉的黑云所笼罩遮蔽,叫人望之生惧。

“说来十分古怪,这信纸之上,原本只有半面家书,臣昨夜看罢,只当是湘王家书,为臣意外所得,本打算今日一早便命人送还……”

明御史不知何时抬起了头,此时正说道:“彼时臣已有两分醉意,只将此信随意搁放在了烤炉旁,可待饮罢欲回房时,再拿起那信纸,却见竟是多了半面褐色字迹!臣一细看,只见同那原先那半面字迹显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且其上竟是写给洞乌王的密信!由此,才算是发现了这惊天阴谋!”

大臣们听得惊讶至极。

初看只半面而已,隔了一会儿,竟就多出了其他字迹来?

“还有这等稀奇之事?”

“倒是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