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仓颉篇(1 / 2)

楚国内部的叛乱,引发出了不少的问题。

吕不韦也需要调整对楚国的战略,这些年里,多亏了李园,使得秦国一直能放心的攻打三晋地区。在从前,只要秦国与三晋之国发生冲突,楚国总是站在秦国的对面,破坏秦国的进攻,楚国的这种行为严重的阻碍了秦国的东进战略,楚国从各方面来恶心秦国,在军事,经济等领域帮助秦国的敌人,与秦国争夺盟友。

楚考烈王身死,春申君被斩首后,这样的情况就有了很大的改变,楚国埋起头来,不再理会三晋,这也是秦国之所以能那么迅速的击溃三晋的原因。而如今的楚国,又出现了变化,新楚王看起来不太像是李园那样能向秦国低头的人。当然,吕不韦所在意的并不是他低不低头,他在意的是楚王个人的能力。

无论是在疆域,还是在户籍方面,楚国都拥有惊人的潜力,政治制度上的落后是他们唯一的败笔...若是楚王决定要革新,要改变国内落后的制度,那秦国不顾一切也要发动对楚国的战争...原因就是秦国不能看着自己的敌人再次强大起来。可若是楚王没有这样的想法,秦国反而是可以先消化一下自己的战争成果,然后再慢慢对付楚国。

攻占三晋,让秦国瞬间多出了数个郡,几百座县,以及数百万的人口,秦国想要消化掉这些,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若是将这些消化干净,那三个楚国都不会是秦国的对手...吕不韦决定往楚国多派遣密探,并且与楚国内部的贵族取得联系,随时注意楚国内部的变化。

坐在年轻的秦王面前,吕不韦总是能意识到自己的年迈。

“大王,楚国内部,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位负刍,负刍毫不留情的杀死了自己的兄弟,甚至,他闯进王宫,玷污太后,再将其处死...楚国有不少人都对此感到不满。我认为,不能急着进攻楚国,我已经开始安排了,最好能在楚国内部引发几次内战,等到治理好三晋郡县,再出兵楚国...”

嬴政也并不急,他还很年轻,三晋地区的情况,他也是亲眼所看到了,吕不韦的提议很正确,急着攻打楚国,只会逼迫那些贵族站在楚王的身边,而若是没有外敌,这些楚人又将发挥优良传统,开始内乱争斗。楚考烈王和黄歇花了一生都没有能完成楚国的变法大事,如今这位登基的竖子,又能做出什么来呢?

嬴政笑了笑,说道:“寡人知道了,您就按着您所想的来办吧。”

吕不韦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朝着嬴政俯身一拜,他正要离开,忽然想到了什么,他转过身来,说道:“还有一件事,臣险些忘却了...是关于今年的春耕,按着您的命令,向太原,邯郸,代郡,中山郡,巨鹿郡等地区运输农具,只是我们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农具..”

“寡人知道这件事,父亲不是送来了一封关于赵地各郡县的资料吗?他标注好了各地所需要的是什么..就按着他所说的来进行调配吧。”

吕不韦点了点头,走出了王宫,嬴政看着他佝偻的后背,无奈的长叹了一声,吕不韦的年纪越来越大,记性也大不如从前,看来,这国相的位置,还是要再选一个人接替,好让吕不韦安心的在家里继续修订他的那本著作...而想到继承者,嬴政最先想到的就是韩非。

韩非在这段时日里,已经将秦律修改至完善的地步,就是赵括看完之后,都忍不住的拍手叫好。韩非改变了自己对律法的态度,律法只是一个工具,治理国家的工具,于是乎,韩非就站在了国家的高度上,将这工具不断的进行打磨,让这工具变得格外实用。

这些时日里,韩非整日都在思考着律法,嬴政已经很久没有与他谈过了。想到这里,嬴政就让武士去告知韩非,召他来见。韩非赶到王宫里的时候,看起来有些疲倦,他穿的衣服有些破旧,头冠也是脏兮兮的,看起来已经有不少天没有梳洗。韩非疲惫的坐在嬴政的面前,看着面前的嬴政,问道:“有什么事?”

在这咸阳,敢对嬴政无礼的人并不多,韩非算是其中一个,大概是因为看着他长大的缘故,在很多时候,韩非都是将他当作自己的弟弟,当然,若是有外人在,韩非还是会拿出面对君王的态度...嬴政恼怒的摇着头,他抱怨道:“您有时间来看扶苏,却没有时间来拜访寡人....”

“又要我教扶苏?我告诉你,扶苏的年纪,不适合跟着我学习...他太年幼了!”

“可是他已经会说话了,我当初跟随您学习的时候,也大不了他多少。”

“是啊,所以为了教您,我吃尽了苦头...我的教育方式太过严厉,不适合他,若是启蒙,最好还是让老师来教导。”

“父亲教导?您知道父亲给我启蒙的时候有多暴躁...”

“那是对你,扶苏不同。”

嬴政忍不住的笑了起来,他说道:“好了,我想说的不是这件事。我听闻,这段时日里您一直将自己关在书房,是在做什么事情呢?”,韩非认真的说道:“我在定义国内律法...国内律法混杂,培养官吏也变得非常麻烦,秦国如今的官吏不多,你大概也明白这是为什么,我想要做的,是细化律法,向天下普及律法,用律法治国。”

“是这样的,我将律法归类为三种。首先,就是规定秦国的基本制度,社会制度等根本问题,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基础,我将其称为基本法。基本法规定君王的地位,规定秦国的制度...第二种,调整秦国国内百姓,百姓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律法,我将其称为民法,以及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又该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的刑法。”

“这是在老师的启发下所进行的..”

韩非又将自己的分类,如今所做出划分等一一告诉了嬴政,说实话,嬴政有些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要将律法如此划分开,又为什么要单独立个律来确定自己的地位,百姓的权力和义务?不过,看到韩非如此的激动,他也就没有往他头上泼冷水,只是点着头,沉吟着。

“这很好...文信侯年纪大了,寡人非常的担心他,故而在想,您是否可以接替他的位置,来成为秦国的国相呢?”,嬴政问道,嬴政对韩非还是非常喜爱的,两人在大一统等方面的看法一模一样,嬴政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受到同一个人教育的原因,实际上,哪怕在不曾改动的历史线上,两人在治国,统一方面的看法,也是如出一辙。

除却赵括,韩非大概是最懂嬴政的人,他知道嬴政想要做什么,他知道嬴政该怎么做...所以嬴政在想到换个国相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韩非,韩非在秦国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跟赵括不同的地方,是在他在律法上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同时培养出了一大批的官吏,他的弟子分布在秦国各地。

这足以让任何君王感到忌惮,此刻的韩非,颇有些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感觉。

当然,比起赵括还是要差上一些。赵括的弟子数量或许没有韩非多,可是在质量上,双方都不在一个档次了。唯一能与赵括拼弟子质量的,大概就是已经过世的荀子。

韩非思索了片刻,他说道:“不是我不愿意来担任国相...只是,我知道一个比我更加适合担任国相的人选。”,嬴政一愣,问道:“您说的是...”

“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