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发了长案,顾诚玉毫无意外的是第一名,而顾万华却落榜了。对此,顾万华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他来的时候,他爷就没报太大的希望,只是嘱咐顾万华考完之后,早些回去。
顾万华很识相,可能是上次的事受了教训,又或者是惦记着家里的妍碧,这次很爽快地回去了。回去时,还是自个儿顾的马车,顾诚玉并没有搭理他,他可不想再揽麻烦上身,可别到时候,出了什么事都要怪到他头上。
今日是覆试,院试的第二场,此时考场上的人比第一场少了一半。这一场主要考的是贴经、策问、算术和试帖诗一首。这次顾诚玉坐在了干字第四号,他抬首看了一眼上首的陈学文,却没想到对方此时也在看他,而陈学文竟然还对他笑了一下。
顾诚玉感觉有些奇怪,按理说,虽然这次院试不能下手了,可那也不代表他们的关系就能友好吧?难道陈学文还以为顾诚玉没发现馒头里的秘密?他甩了甩头,把思绪放回到了面前的考卷上。
考卷才刚刚发下来,顾诚玉先上下大致看了一眼,贴经和策问忽略,这些不用担心,他着重看了一眼算数和试帖诗。古代的算数不能套用现代的公式,只能用古代的算法,不过还好的是,不用过程,就只要写答案就成。
一共两道算数,顾诚玉将目光放到了第一题,“九百九十九文钱,时令梨果买一千,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梨果多少价几何?”
顾诚玉觉得这题倒是简单,这应该就是前世的代数题了,他将题目在心中验算了一遍,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之后,又将目光放在了第二题,这是一首诗,这道题明显比上道题有了难度,“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
顾诚玉读了两遍,这应该还是一道代数题,倒也不是太难。
他原先在私塾的时候,文夫子和他说过,不管是哪场考试,算数题顶多只有一道。就算写错了,只要其他的写得好,那也能考过,只是名次不会高。由此可见,文人对算术题多有轻视,觉得它无足轻重。
所以文夫子在算数上教得不多,只着重与四书五经,这有可能是大衍朝大多数文人的想法。不过,也很有可能是因为文夫子对算数不精通,所以没法深入地教他们。
还好顾诚玉有前世的基础,不然这算数题可真要伤脑筋了。没想到这次算数题竟然有两道,顾诚玉有些担心起孙贤他们来。
最后的试帖诗,顾诚玉留意了一下,上面的题目写得是“天临海镜,得年字”。顾诚玉皱了皱眉,这首诗的难度不小,这句“天临海镜”应该是出自南朝宋颜延之的诗文,原诗的意思是“人君在上,如天之临,如海之镜”。
这题出的比较生僻,顾诚玉倒是读过这些,就是不知道其他考生有没有读过了。
构思诗赋不急,他准备将前面的题目都先在草稿纸上写下来,顺便将答案都填上。等顾诚玉将两道算数题都写完的时候,正好到了吃饭的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