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吏瞧出他面色不对,忙小心侧身请他往府衙。
徐四道:“我记得城里有些寻常的乌篷小船,”他道:“烦请大人将船的数量清点出来,挑些好的出来征用。”
书吏点头。
徐家把船都带走了,自家战船都是跟着柳家军走的,这些跟去衡州的人还不能确定是敌是友,自然要警惕几分。
因此召集百姓自家渔船和客船,才是最省事省时的办法。
只是这些船都散落在大小阜头上,要想聚集一处,还需时间。
书吏踟蹰了下,一时拿不定是先去清点,还是送徐四先去府衙。
徐四很是善解人意,直接道:“我自去就好,大人且去忙。”
书吏闻言,忙拱手告罪,先行走了。
周围变得安静下来。
徐四环顾一圈,见没有人,这才垂下肩膀,流露出些许的疲惫。
府衙里,书吏们正在整理公文,见谢大过来,其中一书吏呀了声,想了想,他将手里的公文拿起,迎了过去。
谢大笑着拱手。
互相见礼之后,书吏也不废话,直接把手里的公文递过去,道:“徐郎君,这是我等整理出来,愿意前往衡州的名单。”
徐四接过来,扫了一眼。
上面记录是以户为单位,之后标注家中人口数量。
书吏见徐四看得仔细,便笑道:“这些人家劳力不成,辛苦一年,除开赋税也剩不下啥。衡州那边免税三年,这就省了好大一块,长史还说过三年,要是情形不错,还给这批人补贴。”
“这不,他们就都心动了。”
徐四笑着点头。
不得不说,谢大在料理这些事情上,很能抓住百姓的心理,知道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按着规定的轨迹运转。”
“如此,咱们几时能够动身?”
“快着呢,”书吏道:“他们也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什,收拾些吃饭睡觉的家当,便能上船。”
门外,有兵士来报。
早前赶去统计的书吏一人忙不过来,来请同僚帮忙。
徐四笑着示意,让他们自去忙。
又道准备妥当便来通知他。
书吏客气的送了徐四出门,便各自分工的忙活起来。
又两日,书吏们将一切准备妥当,来请徐四。
徐四将一早写好的信交与书吏,道:“劳烦大人帮我准备五百甲胄,以备不时之需。”
“徐郎君,这个可不好办啊,”这些都是受管制的东西,等闲不得出库,便是徐四与柳福儿和梁二亲近,书吏也不敢做主。
徐四指了信,道:“我已写好信,你且将其送往江陵,柳城主一准不会为难与你。”
书吏眨了眨眼,还是不肯松口。
徐四无奈,只得到:“如今洪州屯兵,吉州又有战事,这样的情况下,河道上定不会太平。”
他道:“我带着这些甲胄,不过是想借梁家军威名,唬住那些水贼,待到入了衡州,我保证一身甲胄也不会少。”
书吏一早就收到谢大来信,知道徐四所虑有理。
他锁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才道:“给你也成,不过能留在这儿的都是些破旧的,只面上瞧着还成,真刀真枪的碰,可是不禁用。”
徐四点头,道:“放心,我只是吓唬一下,不会真个与水贼动手。”
书吏点头,命跟来的兵士抓紧去办。
他请了徐四往阜头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