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133.改朝换代(2 / 2)

牛吏 天下九九 1855 字 17天前

等到天亮时,长安城已恢复了平静,一夜未眠的百姓偷偷打开了家门,探了头出去四下里张望,发现街上静悄悄的,与平时没什么两样,便大着胆子走出门来,倒掉净桶,打水抱柴,见了邻居依旧打招呼,却都是压低着声音,凑在一起互相打探。

“昨晚吓死了,到底是谁和谁在打?还是大司马和比阳王吗?”

“我听着那意思,好像是赤眉贼进城了!”

“啊,赤眉贼进城,那可怎么办?”

“唉,还能怎么办?大不了再遭一番洗劫罢了。不过我瞧着这架势,倒也未必。”

“也是,要抢昨晚就抢了,哪会等到现在?”

几个人正嘀咕着,忽然见到远处有持矛肃立的少年士卒,立时吓得闭了嘴,急急地跑回家去,回身倚住大门,捂住呯呯乱跳的心口。

刚缓了口气,忽然听到外面脚步声齐响,扒了门缝去看,见一队少年士卒排着整齐的队伍从门前走过,迈起的步子都是整整齐齐的,好像是有人提着线,一齐向前扯动一般。

然后轰然一声,士兵们开始唱歌,倒把人吓了一跳,仔细听时,唱得依稀是:

“吾辈应牢记,牢记两军纪。

凡事听军令,步调应一致。

不取百姓物,百姓才拥护。

除去两军纪,还有四留意。

礼仪要留意,莫要打和骂。

爱护田和地,不可踩庄稼。

买物要给钱,不可强取之。

价钱应公道,不可勉强要。

若是损人物,须照价赔偿。

军纪和留意,大家要牢记

人人应自觉,莫要违反之。”

百姓们听了,感觉十分新鲜,心里又不免疑惑,这是真的吗?从来没见过有这样的军队,甚至连听都没听过,听这个意思,好像是不会遭到劫掠了。

正在半信半疑中,外面又有人敲着锣走动,边敲锣边大声呼喊,意思无非是更始伪朝覆灭,大汉建世皇帝陛下大军入城,如今已改朝换代,让百姓各忙各事,该干活干活,该做生意做生意,不要有什么顾虑。

最后那人大喊道:“皇帝陛下与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听了这些安民的宣传,再加上确实没有人入室抢劫,百姓们的胆子慢慢地大了起来,有人走出家门,上街走动,有不怕死的小贩出来做生意,半晌没有生意,反倒是街头维持秩序的士卒来买吃的,临走时会了账,吓得那小贩连称不敢。

赚着那几个铜钱,小贩心中不禁疑惑,这到底是什么世道,军爷吃饭居然还要花钱!

但也有不守军纪的匪兵,东市那边,因几个士卒抢了刚出摊的摊主,被巡视的羽林军抓个正着,当街扒了裤子,每人挨了二十军棍,打得鲜血淋漓,不住声地哭嚎惨叫。看热闹的百姓个个兴高采烈,高声叫好。

行刑完毕,几个匪兵被拖走,众人发出震天价地喝彩,齐呼:“皇帝陛下万岁!”

于是百姓们都放了大半的心,知道这皇帝是个爱护百姓的,个个感激涕零,对于未来的日子又抱了期望。到了后晌,街面上百姓渐渐多了起来,东市西市等几大市场也恢复了几分热闹。

东都门忽然锣鼓齐鸣,有人说是皇帝陛下率百官入城,胆子变大的百姓们便都跑了过去,看这难得一见的热闹。

身着甲胄的卫士先行进城,矛戟森森,盔明甲亮,军容威武雄壮,然后是导引的车马,百官臣僚,中间簇拥着皇帝大纛,六匹白马拉着的天子车驾,黄屋左纛,建世皇帝刘盆子端坐其中。

百姓们都拜伏下去,齐呼万岁,颂扬之声响彻长安城上空。

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位建世皇帝陛下入城,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与那位更始皇帝鸡飞狗跳的入城方式截然不同,看来这是一位真正的有道明君,仁德之主,百姓们以后可有好日子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