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发行报纸(1 / 2)

启复汉 勇起笔 1153 字 17天前

“还行,宣传部没有其他部门那么忙,平时就是给百姓宣读一下通告,然后组织一些唱戏的,逐村演戏宣传我们兴汉盟的良政、良法。”罗高回道。

“此次回程,百姓们夹道欢迎,说明你们宣传部的工作是非常到位的。”刘信启赞到,认可了罗高的工作成果。

“谢谢盟主夸奖。”罗高面露喜色。

两人又聊了一些各自的近况,刘信启开始说正事。

“我打算让你负责,办一份报纸。”

“邸报吗?”罗高回道,刘信启经常会说一些新词,兴汉盟的臣子只能按照字面意思尝试理解。

“确实应该办邸报,马上就要管理八个县,有了邸报,盟里的新政就能及时、明确、清楚的传达给下面的县。”

“不全是。”刘信启回道。

“邸报”最早出现于汉朝,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

随着造纸的发明和发展,东汉年间,用植物纤维造出了纸,邸报开始用纸来抄写,从而使邸报得到进一步发展,更便于发行和传递。

所以罗高将刘信启说的“报纸”理解为纸质的“邸报”。

自汉、唐,一直到赵,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

到了唐代,驿道较汉朝有所改善,邸报的传送变得更快。

赵朝由于经济更加发达,邸报覆盖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内容也更加丰富。

刚开始时,邸报只是用于传达官方文书和重要情报,针对的是官员,到了赵朝,邸报的内容扩充为皇帝的诏书命令、起居言行、朝廷的法令、公报,官吏任名赏罚等消息,一些士绅和有钱人也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购买邸报,以了解朝廷政策的变化。

后来发展到一小部分读书人靠给人抄邸报为生,最后更是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牟利的商人。

邸报出现初期是即时性的,有重要的官方文书或情报,才会发邸报,若是没有则不发。发展到赵朝,邸报的发行时间趋向固定,一些通过或没有通过的大臣章奏文报也被有心人印在邸报上,用来影响社会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