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援军(1 / 2)

乱世栋梁 米糕羊 1714 字 4天前

天寒地冻,雪花飞舞,黄河冰封,南北两岸连成一片。

一片白茫茫之中,大量四轮车结成车队,行驶在冻结的黄河河面上,自南“渡河”,往北岸而去。

为了御寒,驾车的车夫穿上厚厚衣物,一个个裹得像粽子。

拉车的马,都罩着“马衣”,而四轮车车厢里,梁军兵卒蜷缩着靠在一起,感受“滴水成冰”的严寒。

他们大多来自岭表,即便在“中原”呆了十来年,习惯了冰天雪地,也学会了冬天该如何过,如何避免手脚冻伤。

但从未见过连大河都会被冻结的严寒。

兵卒们乘车行军,待在车厢里,虽然避开了大部分的冰雪,但从漏风的木板缝隙里看出去,只见外面一片白茫茫,视线都不到五十步。

这就是暴风雪,在这种天气行军,真的是受罪,他们在车厢里还好些,那些骑马行军的骑兵避无可避,就只能硬扛。

等到作战时,更加难受,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好冷。

秋天时穿着布面甲,大伙还觉得好闷、好热,现在,只觉布面甲连同内衬还是太薄了。

防护面部的铁面,平日戴着能闷出一脸汗,冬天里若直接戴,脸会被铁面冻坏,所还得加一层内衬。

行军、作战时,难免出汗,而湿漉漉的贴身衣物、袜子若不及时更换,会让人冻伤。

睡觉时若不注意,脚趾、手指还会冻伤。

更麻烦的是风雪大作时,视线受阻,结阵时,根本就看不清远处有什么人。

战场上,风雪中突然冲出来的大量骑兵,是许多人的噩梦。

在大风雪天气下的平原地区作战,给人的感觉很不好。

仿佛走在漆黑的旷野里上,手中灯笼只能照亮周边几步范围,谁也不知道四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中,有什么猛兽潜伏着,或者正慢慢向自己逼近。

这种时候渡河北上,到齐国的河北地界作战,让来这支援军将士们心中有些不安。

他们作为百战老兵,都有如此心态,更别说近两年入伍的新兵,心中更是惴惴。

之前,有赖于徐州军孤军北渡、在河北折腾,河南战事进展得很顺利,负隅顽抗的河南齐军,因为梁州被围、后路即将被断,不得不从前线后撤。

却被官军围在许昌附近。

眼见着河南齐军主力覆灭在即,河北那边,徐州军似乎情况不妙了。

将士们听说,徐州军在齐国境内打了不少恶战,击退大量敌军的同时,自己也渐渐身陷重围。

徐州军仿佛捅了蜂窝的顽童,被疯狂报复的蜂群围攻,想撤,已经撤不回来了。

所以,朝廷派出援军,由濮阳津渡河北上,接应徐州军南撤。

渡河倒没问题,因为河面已经被冻住,车马走在上面,如履平地。

但是,抵达黄河北岸后,他们这支以步兵为主的援军,就要在风雪大作的旷野里,面对无穷无尽的齐军骑兵。

他们不敢想象,孤军深入的徐州军是如何在河北坚持了这么久,反正自己是没有信心扛住敌人优势兵力的不断围攻。

即便此次出击,大将军特地安排了精锐带队,并且配备了大量四轮车,让援军以车阵作战作为主要作战方式,兵卒们依旧没有信心。

敌人不止齐军,还有恶劣的天气,以及孤军深入、随时被断后路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各种负面情绪积聚在将士们心中,使得援军士气不振。

正当兵卒们随着车辆摇摆、昏昏欲睡之际,忽然,前方传来号角声,声音急促。

似乎是前军外围游走的骑兵,发现敌人来袭,于是吹号角示警。

号角声惊动了打瞌睡的兵卒们,他们紧张起来,靠在车厢壁上,掀起车窗窗帘向外看。

刺骨的寒风经由窗帘冲入车厢内,让车内的人们打起寒颤,但外面风雪太大,他们什么都看不见。

只知道前军已经进入北岸,看来,敌军要来个“半渡而击”,于是心中满是疑问:

敌人数量多么?骑兵多么?是闻讯赶来,还是早就埋伏在这里?

寒冬时节,在这鬼地方打仗,若打了败仗,不用敌人追杀,自己都会死在冰天雪地里啊...

看着外面冻结的河面,以及昏天黑地的风雪,许多兵不由觉得后背发凉,也不知是被冻的,还是其他原因。

车队渐渐停下,似乎前方爆发战斗,各车上的兵卒们做好了战斗准备,却未见将领们要求下车、集结、备战,也不知是什么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