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节(1 / 2)

倒是顾亭远越说越开心。妻子同他一起打算将来,说明她没打算离开他!

这就好了!这就非常好了!

天长日久,他总会哄得她回心转意,跟他心贴着心,亲亲热热地过日子。到那时,她既不爱跟他吵闹,又体贴他、爱重他,简直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书生的眼里放着光,既有对未来的希冀之光,又有幸福的愉悦之光。

*

因着对未来做了打算,顾亭远更加明白银钱的重要性,每天都会抄书、写诗、作画,然后拿出去卖。

一起等放榜的同乡邀他吃酒,他每每婉拒了,每天不是赚银子就是陪妻儿。偶尔被同乡撞见,便一脸怜悯地道:“你受苦了。”

顾亭远便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他脸上被抓挠的伤痕虽然愈合,却仍能看出几分痕迹。同乡瞄了几眼,觉得他嘴硬,也不再说了。只不过,“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在同乡之间流传起来了,有了新的释义。

“你同他们聚一聚也无妨的。”倒是韶音知道后,劝他说道:“这些人里面,总有些有出息的,日后多少是个帮衬。”

她说这话时,是在客栈的后院。顾亭远坐在井边,正在搓洗衣裳。

一家人来府城,各备了一套衣衫,前些时候顾亭远要读书,韶音便洗了。现在他考完了,便接过杂务。

闻言,他摇摇头:“不急于一时。”

很多人喜欢在对方有出息前结交,这样便是相识于微寒,情谊更加高尚、深厚些。

顾亭远却觉得,倘若对方是高义之辈,几时结交都不迟。而对方若是小肚鸡肠、功利之辈,几时结交都白搭。

这跟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他父母早亡,很小的时候就自己养活自己。曾经来往颇多、交往颇密的亲戚邻里等,许多都变了脸。而有些没怎么打过交道的,看到他困难,却会伸手帮一把。

“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必刻意逢迎。”他道。

韶音没有再劝。

转眼间,放榜之日到了。

一家三口早早去放榜处守着,顾亭远担心稍后人多挤到妻儿,便叫他们去不远处的凉茶亭子里候着,他自己在前面等。

“好。”韶音点点头,抱起儿子就走了。

终于,喧闹声陡然高亢,原来是榜单张贴出来了。韶音心下有些把握,但此时仍旧有些紧张起来,翘首朝张榜处望去。

不多时,一脸掩不住喜色的顾亭远匆匆走来:“我考中了!”

他真是太高兴了,一把抱住妻儿:“我考中了!”

盼了好些年,又经过两次沉重打击,他终于得愿以偿了!

顾亭远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抱起儿子,狠狠亲他白嫩的小脸!

安儿被亲得咯咯直笑,扭头躲闪着。

顾亭远看向妻子,眼神火热。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做些什么,他一手抱了儿子,一手牵了妻子的手:“我们回去。”

被他牵住的那只手,一路上经历了揉捏、摩挲、蹭手心、五指相扣,并反复循环。

这个男人,心中情潮如海,实在不知怎么倾泻了。韶音为他高兴,便没有抽回手。

一家三口回了客栈,当下收拾行李,退房。

每天的住宿费是一百二十五文,既然成绩出来了,不如立即回乡去,还能省些银钱。

租的马车已经驶出城门很远,顾亭远才放下车帘,收回视线,抱住儿子,在他发心亲了亲。

府城繁华而热闹,这些日子以来,顾亭远将妻儿的快乐看在眼里,心中发誓要出人头地,让妻儿以后过上富足快乐的生活。

安儿却没有他的愁绪,他手边是一个很大的包袱,里面装着这些日子给他买的玩具,足有二十几样。他时不时打开数一数,挨个摸过去,乐滋滋地说着:“这个给柱子哥哥玩。”

“这个给小花姐姐玩。”

“这个我自己玩。”

回到村里,已经是七月底。

天气有些凉了,村里的大人孩子都添了衣裳。

远远见到一辆马车在村口停下,大人小孩们都看过去,很快见着熟悉的面孔走下马车,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顾亭远回来了!”

大人们还没怎么样,小孩子们却呼啦一下冲了过去,远远就迎上前:“安儿!”

“安安!”

“小安!”

沙包已经被玩破了,家里大人不给缝,小花用拙劣的手艺缝了一下,虽然缝上了,却十分的丑,孩子们很快不爱玩了。

若是顾家婶婶在,一定有别的好玩的。孩子们念叨很久了,馋吃的,也馋玩的。现在人终于回来了,简直激动极了。

等到进了村里,大人们也问起话来:“回来了啊?”

“考中了没?”

“府城大不大?”

顾亭远便回答起来:“四爷,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