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宋洪武年(求月票,求订阅)(1 / 2)

大宋有种 大罗罗 1807 字 5天前

十二月二十日,年节将至,灵泉宫,紫宸殿,赵楷登基之后的第一次大朝议,正在这里举行。

赵楷的大宋因为是“重开”的,所以一直以来都有点草台班子的意思,里里外外就这几号人,都是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也没时间聚在一起开大会。而且聚集起来人也不多,看着也没有大朝会的样子。

不过随着陕西将门和洛阳士大夫的相继投靠,赵楷的麾下总算也有了一点人才济济的样子,可以举行一场体面的大朝议了。

而且现在的确有不少大事要和底下的臣子们好好的商议一番。

头一件大事儿当然是赵楷的长安朝廷要大举东进和南下了!

陕西虽然有关河之固,但是现在的关中早就不是天府之国了!在安置了五路军府,又将天策后军府安置在长安附近后,陕西的“纳粮之地”已经不足二百万亩。即便努力经营,年入也就是二十万余石麦子......这些收入正好用于补贴沿边五路军府的开支,根本连一斗麦子都入不了长安朝廷的府库。

至于隔壁的河东,财入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因为河东最富庶的汾河谷地刚刚被金贼蹂躏过,两三年内都别指望什么田赋了。而且赵楷又把天策前军、天策右军、天策左军等三个军府摆在汾河谷地。还在河东西北角设置了府麟军府,在河东的东部山区设了太行军府。

这五个军府现在已经有了接近七万之数的军户——同为军府,下辖的府兵户数目却是有多有寡的,天策九府的人最少,每府仅有万余户。河东二府较多,合计有约四万户。陕西五府的人数最多,再仔细清点之后,仍然有近十七万户!

十六个军府相加,现在长安朝廷账面上的府兵户已经多达三十万户......总算在数量上不输给金国和西贼了。

而根据各个军府的统计,安置一户府兵,平均要分田150亩并荫田100亩,或给荫田权400百亩——所谓荫田就是和兵役挂钩的免税私田,可以整体专卖和继承,但是新的田主必须承担兵役。

总之,普通的土地一旦被登记成府兵荫田,那就和兵役牢牢捆绑了!

而尚未分配土地的效用士,在入伍时都可以得到100亩的“荫田权”(刚开始给200亩,现在已经减少了一半),以抵充部分军饷。

而府兵本人,也可以选择领取更多的“荫田权”以抵充授田——就是不要职分地,并以一亩职分换三亩荫田的标准,取得荫田权。

如此安排的好处,是为了将愿意为国征战的河东、陕西等处的豪强地主都纳入府兵体系,而且还可以不必拿出官田充职分。

坏处则是陕西、河东这两处“血税之地”的田赋收入几近于无......即便还有一些商税(不包括盐税),用来维持地方官衙,补贴一下当地的军府和驻军也就花完了。

如果赵楷不东出,不仅剩下五个天策军府的土地没有着落,连朝廷的日常开支都会发生困难。另外,陕西五路军府下辖的府兵户太多,陕西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分给他们,所以必须得往外迁移一部分。

所以对赵楷言,根本就没有什么“偏安”,也别想着凭借关河之险要好好“种几年田”......要这么想就是在等死!

至于在陕西发展工商业,进化到资本主义......更是没谱的事情!

宋朝的陕西根本就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土壤,工商业的基础甚至还不如“穷唐”呢!

唐朝的长安城好歹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而到了宋朝,丝绸之路已经改道了,大头走海路,还剩下一点小买卖也得绕开西夏这匹恶狼,大多走北道直接去燕云了。

因此在整合好了陕西和河东的军事力量之后,赵楷就得尽快打出去抢地盘了!

得趁着大家伙的热乎劲儿没过去,才能让他们自带干粮帮着打仗啊!

所以政事堂和枢密院在整个冬天,都在准备出兵打仗!

现在已经将最终的计划拟定好了。

根据这份计划,长安朝廷的兵力将要分成五路,一路入川;一路入荆州;一路东出至广武山——开封府一线;一路留守河东;一路留守陕西。

其中入川、入荆州两路预计要动员五万府兵和两万民壮!

东出至广武山——开封府一线至少要出动十万大军和三万民壮!

其余的兵力则留守河东、陕西,不需要特别的动员,只要轮番服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