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硝烟弥漫的二战历史中,要说苏军表现最亮眼的坦克,必然是能与“虎式”正面对抗的is-2坦克,
在盟军其他国家军队对德军虎式束手无策之时,是它面对虎式和斐迪南坦克,并创造出了8比41的优异战绩。
无疑作为is-2坦克的后代,在二战末期新研发出来的is-3重型坦克车体、炮塔的倾斜装甲防护和侧面、后面防护都全面加强,当时其装甲占战斗全重的比率是世界坦克中最高之一。
is-3重型坦克在火炮朝前的时候全长为9850毫米、车体长度为6900毫米、宽3150毫米、高2450毫米,战斗全重45.7吨。
当前大部分坦克设计都是“方大头”,比如苏联的kv坦克,几乎就是个工整的正方形。
而is-3坦克则首先打破了这个定势思维,跨时代地设计了半球型炮塔,和现代的锲型装甲很像,看上去就是一个扣着的炒锅。
但这个“炒锅”并不简单,因为其本身有一个倾斜度,在同等装甲厚度的条件下,“炒锅”型的就比较坚固,且容易跳弹。
炮塔的装甲设计成了渐变的模式,从底部往顶部越来越厚,底部厚度110mm,越靠近顶端厚度逐渐增加,最厚可达到255毫米。
这种设计是经过战争实地考察和严密计算的,当时的苏联工程师希望透过这样的设计,使坦克不论处于什么样的角度,等效装甲厚度都不会低于160毫米。
在火炮方面,is-3继承了前辈的d25-t122毫米口径火炮。
该型火炮可以发射穿甲弹和杀伤爆破弹在内的多种弹药,并且经历了战争考验,曾多次在1500米外击毁虎式坦克。
因此,is-3的火力在当前时代同样是无可挑剔的。
is系列坦克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已经具备了很多成熟的技术和先进的配备,但受限于时代也有着不少缺点,例如发动机支架过于庞大,机动能力稍显不足、焊接工艺落后,内部的空间狭小等等。
当然“系统出精品”的永恒定律下,这些缺点都能得到极大改善,其综合性能绝不会比虎王坦克逊色。
su-100坦克歼击车号称坦克克星,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击穿德军坦克的前装甲,这样的实力得益于苏联全新研发的d-10s型炮。
d-10s火炮采用53.5倍径炮管长度,采用液压缓冲器与液压气动散热器进行缓冲和冷却,一般情况下每分钟能发射4发br-412穿甲弹,极限最多能发射6发。
除了br-412 穿甲弹之外,还可以发射f-412 高爆弹,br-412 穿甲弹重15.6kg,炮口初速度可以达到895米每秒,在500米能穿透160mm厚度的装甲,1000米能穿透150mm厚度的装甲。
su-100原于1944年10月投入战场,可以击败战场上的几乎所有德国坦克,除了后来在1945年被虎王击败外,基本上在二战后期所向披靡。
只不过,这个新解锁的su-100坦克歼击车生产线,对于杨帆来讲也有些鸡肋,因为作为虎贲军的主要敌人日军坦克着实不够看。
日本陆军当前配备的最新式主力坦克,也不过是全重30吨的四式坦克,根本就经不住虎式坦克的正面突脸。
更不用说新添置的虎王超级重坦,基本上只能用一炮带走一个小朋友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