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慕脸色微变。
这本字帖不见了。
她先前以为是不知道被自己放在哪里,因为早就不用那本字帖,便没放在心上。
估计早就被张安偷了。
毕竟他当时在将军府当差,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没有原本,没法证明信件是仿冒的。
唐晓慕急得满头大汗。
张安笃定她拿不出,笑道:“王妃还是不要信口雌黄了,这些信若是假的,我就一头撞死。”
季修睿淡漠地扫了他一眼,幽深的眼眸仿佛无尽深渊,张安剩下的挑衅之语卡在喉咙间,半个字都没能说出来。
季修睿低声问唐晓慕:“还有别的字帖么?或者你临摹过的。”
唐晓慕恍然大悟:“有。陛下,爹爹曾嘲笑儿媳临摹也写得差,儿媳不服,特地将自己的临摹的字帖寄给太后,想请太后主持公道。太后应该还留着,请您派人去取。”
皇帝给身旁的太监使了个眼色,太监立刻去办。
不多久,太后亲自将唐晓慕临摹的字帖送了过来。
皇帝将字帖与信件并排放置,一一对比。
字帖与信件上的字,字形极其相似。
只不过唐晓慕的字光有字形,没有字骨,软绵绵的没什么力气,被唐元明笑话不是没有道理。
皇帝一字字看着,眉头逐渐皱起,沉声道:“几位大人也看看吧。”
当初验证信件真伪的几位大人纷纷出列,拿着字帖与信件一一查看,围在一起低声商议。
太后坐在上首,面色沉静,手中的拳却紧紧握起,心间满是忐忑。
她了解皇帝这个继子。
皇帝疑心重,但并不昏庸。
他对唐家满门的性命并不在意,只想除掉唐元明这个心腹大患。
如今这么久过去,唐元明父子了无音讯,十有八-九是死了。
剩下的唐家子弟皆不成器,对皇帝构不成威胁,他没必要赶尽杀绝。
先用通敌的事压唐家一把,再顺水推舟证明唐家的清白,一来一回,最忌惮的唐元明死了,皇帝还能博个明察秋毫的好名声。
但前提是真的能找到铁证,证明唐元明没有通敌,否则这个罪名会永远背在他身上。
皇帝不是非要这个名声不可,但唐家需要。
乔太傅等人迟迟没看出结果,太后也不催促,坐在上首暗自垂泪。
皇帝低声宽慰:“母后还请宽心,是非黑白,总能查出来的。”
太后凄哀道:“哀家心里难受……谁知道唐家忠义百年,竟会这般遭受小人陷害。还好皇帝心里还有哀家,对哀家在牢中的母亲和族人多加关照,没让人欺辱他们。”
这高帽子戴得皇帝异常不舒服,像是有根针藏在里面。
“唐老夫人身体尚佳,母后安心。”皇帝不想跟太后继续演母子情深,催促地问阶下几人,“看出结果没?”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
乔太傅垂首道:“陛下,这些信件与字帖上的字迹相差无几,八成是仿冒。臣等商议下来,一致同意宣王妃的说辞。”
张安大惊失色:“不……不可能!信是唐元明亲笔所写!”
“你看到他写了?”唐晓慕没好气地问。
“你们只说像,但同一个人写的字,怎么会不像?”张安反问,拼命想证明这些信是真的。
“即使是同一个人所写的同一个字,也会有细微差别。这样连横撇竖捺都一模一样的,只可能是仿写。更何况这是宣王妃练字临摹的字帖,与信件中的字这般相似,更能说明问题。”乔太傅道。
平时写信,只会注意不写潦草、方便收信人阅读。但因为这些字帖是写给女儿临摹练字所用,唐元明每一个字都写得极为用心,力求完美。
这导致字帖上的每个字,一笔一划中都带着一股刻意的相似。
没看到这些字帖时,因为没有对照,众人都只觉得这次信件中唐元明的字迹格外端正,存在仿写的嫌疑。
可皇帝铁了心要给唐元明定罪,即使有人提出可能是仿写,但由于没有证据,也被忽视了。
张安瞧着乔太傅等人阴沉的神色,心中慌张,高声反问: “可你们只说像,仿写也只是推测,能找到和信件上一模一样的字吗?”
乔太傅语塞。
“张大人敢让人搜府吗?”季修睿问。
张安一颤。
皇帝看了眼立在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后者会意,立刻快步出殿。
张安想要拦,但才走一步,就意识到自己不能走。
若是追出去,就证明自己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