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挥师大昌(2 / 2)

空降1630 楚人十八子 1357 字 22天前

有了炮火的支援,高峻山这才开始渡河,挥师向大昌进发。

却说四川巡抚邵捷春得知义军开始逼近大昌,已经乱了方寸,急忙将防守大昌的责任交给副将邵仲光,自己却逃到夔州,同时飞檄秦良玉火速驰援大昌。

秦良玉是一位苗族女子,她的家族虽因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而汉化,却仍保持着苗族强悍崇武的特点。明神宗万历元年,她出生于四川忠州城西乐天镇郊的鸣玉溪边,这里山环水绕,地势雄奇,风光峻秀。

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从小生得如花似玉,聪慧伶俐,深受父母宠爱。父亲不仅依汉族大家的风范,教良玉诗书字画,也不忘苗家传统,从小训练她舞枪弄棒、骑马射箭。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刚满二十岁的她嫁给了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石柱也属忠州,离秦良玉的娘家不远,是一个苗族人为主的郡县,明廷设置宣抚使统辖这些归顺了大明的苗人。马千乘并不是苗人,他祖籍是陕西抚风,因祖上建立了战功,被封为石柱宣抚使,官职世代沿袭,最后传到了马千乘身上。因石柱地处偏远,民风慓悍,时有叛乱兴起;所以宣抚使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训练兵马,维护安定。秦良玉嫁到马家,可谓是英雄找到了用武之地,她一身文韬武略派上了用场,几年时间,她就帮着丈夫训练了一支骁勇善战的“白杆兵“。

所谓“白杆兵“,就是以持白杆长矛为主的部队,这种白杆长矛是秦良玉根据当地的地势特点而创制的武器,它用结实的白木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马千乘就靠着这支数千人马的白杆兵,威镇四方。

大宁河有三个渡口,分别为上马渡、中马渡和下马渡,这三个渡口都是进攻大昌的必经之地。

副将邵仲光接到守卫大昌的命令后,急忙分兵去把守大宁河这三个渡口,这些渡口原本就有用石头修筑起来的堡垒,并设有陷坑,鹿砦和铁蒺藜,堡垒中还安放了不少的火器和劲弩。

他希望凭仗大宁河水流湍急,河岸陡峭,岸上又有这些防御布置,可以固守到秦良玉的援军赶到。他相信,只要等到“白杆兵”的援军,高峻山就过不了大宁河。即使往最坏的方向发展,大宁河渡口失守,大昌丢了,有邵捷春罩着自己,他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到秦良玉身上,定这个老娘们一个救援不力之罪。

他正沾沾自喜,想入非非之时,前方守将回来禀报。

“禀报邵将军,高峻山的前哨人马已经接近了大宁河。”

邵仲光不满地训斥道:“你还跑回来干甚?赶紧去指挥你的人马阻击高贼!”

来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回禀邵将军,我驻守渡口的人马听说高贼来了,全都逃离了渡口,已经没有人可以守渡口了。”

邵仲光一惊,问:“这些人为甚都跑了?”

来人哭诉道:“因为欠饷太久,要他们去送命,他们全跑了。”

邵仲光所带的队伍,从邵仲光起,一层一层的克扣下级将士的粮饷养肥自己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现在好啦,这个失守之罪赖不到秦玉良身上了,因为秦良玉的援军还没有赶到,他的人马就已经散了。他只有一面差人往夔州向巡抚谎报他正在督率将士们拼死抵御,杀得高贼伤亡无数,血流成河;一面带着少数亲信逃出大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