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2 / 2)

苏家长女 南山硕硕 3868 字 7天前

苏桐把蔬菜瓜果,菜种子等都买了些,新院子空地多,自己种点菜吃还是很方便的,苏宝田和周芸娘两人在地里忙活惯了,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苏桐和裴川两人回到家里,将米面卸到厨房,便拿了菜清洗起来,裴川因为和那个卖馄饨的小摊贩聊的投机,路上便怂恿她将新院子的前面铺子开个卖馄饨的小店

苏桐记在了心里,来客巷虽然偏僻点,但行人流量还是有的,针对那些在码头做苦力做早工、鱼摊小贩,过往的路人,一碗馄饨三文钱,肯定能卖的出去。

因为巷子僻静,周围并没有卖吃食的小店,苏家开店的话,生意估计算不上多好,但挣个糊口的温饱钱还就能有的。

既然有开店的打算,苏桐便将周围的地形,人群都打问清楚了,然后又将周边的馆子,摊点也都查看了一遍,她是个谨慎小心的性子,有了松江村的遭遇为例,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想的周全一些。

赵俊生帮她们家里买了这处宅院,但现在他人不在这里,苏家刚来奉贤府城,店面开小了倒没什么,就怕有了盈利惹人眼红嫉妒,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苏家老小拖家带口的来这里,可不能再出什么事情。

苏桐将事情计划周全,跟苏宝田和周芸娘商议了一下,见两人同意了,她便着手开始忙碌起来。这对爹娘对她做什么事情都是无偿支持,这点非常好,能让她放开手脚的做事,当然,她凡事还是要和苏宝田、周芸娘商量的,并不是让他们参合拿主意,而是尊重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虽然长大有主意,但还是他们两个人的孩子。

第41章 小店盈利

自从买了针线, 香枝更是足不出户了,连带着苏映雪、苏映梅有窝在房里不出来了,两个人对刺绣很上心, 只要忙活完家里的活计就去屋里拿针线, 昼夜不停,绣上了瘾,连香枝都劝着两人能歇歇,不能一次太过,那样对身体不好。

好在,苏桐给她们安排和苏弘文、苏弘武每天起早打拳锻炼的事情没有落下, 在松江村就开始锻炼了,到现在也有几个月了,虽然是花拳绣腿,也比划的像模像样。

有裴川在旁边指点着, 几个小的都进步很快,包括苏桐自己,每天打拳早晚两次, 每天都不拉,不指望着练的这些拳脚能做什么,只求能身体好, 遇到紧急事情能有些自保的本事就行。

香枝在苏家几乎称得上是闺秀的典范了,跟苏家姐妹相比,她走路说话都有规矩, 未语先笑, 落落大方,浅浅的柔柔的声音,不急不缓的优美姿态, 一看就是受过良好礼仪教规的人。

每次看到苏桐和苏映雪和苏映梅两个同苏弘文、苏弘武一般早起、晚睡的在院子里比划拳脚,就用那种不可思议的眼神望着她们,不过,她虽有疑,却也不多问,只是安安静静的看着她们姐弟在院子里花拳绣腿的比划。

苏桐知道她惊讶什么,自己眼已经十二岁了,在过二三年就及笄了,却还像个孩子似的,蹦来跳去的一点都不安稳,哪像个姑娘家该有的样子。

不过,这也是没法的事情,若有好的条件,她也想安安稳稳的躲在屋里绣花,说话柔柔弱弱,走路仪态优美。但那样对苏家来说,太不现实,人与人是不能比的,活着太不容易,要么改变环境、要么适应环境,她选后者。

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间,一个月过去了,进入七月,暑天来了,灼灼烈日,晒的人汗出如浆,奉贤府城的天气要比松江村热的多。

裴川这段时间,总是神秘兮兮的往码头跑,一去一整天,回来总能拎回两条鱼来。

苏弘文、苏弘武粘着他,跟着他哪里都去,三个混小子几乎玩疯了。

苏桐没有多管他们,男孩子阳刚点还是好的,跟着裴川玩闹的这大半年,苏弘文、苏弘武彻底的改变了性子,许是受裴川影响太重,两人偶尔还有会做出调皮捣蛋事情。

苏家的店面铺子收拾的差不多了,苏桐将临街的两间铺面打扫干净,重新刷了清油,趁着暑天打开门窗都晾晒透了。屋里她让裴川买了些草苫子过来,仿照现代的模样在铺面中间隔上一层板子,在把草苫子周边剪修整齐,包裹上一层淡绿色的包边布,然后再用自己做的布艺花朵做上装饰,清清雅雅的非常好看。

最后将包裹好的草苫子贴到木板隔断上,这样临街两间铺面就分开了,苏桐将两间分开布置,一间留给普通百姓用,一间留给有些身份的富贵人家使用。

铺面将厨房和外屋也用板子隔开了,中间掏了个小洞,挂了个四方的木板,专门放做好的馄饨,外面跑堂的人,直接从洞外的木板上取就行了。

店铺里的吃食,她准备一部分卖卤煮,一部分卖馄饨,普通馄饨三文钱一碗,加个鸡蛋四文钱,加卤肉便是收五文钱了。

铺面收拾好,抹上清漆,晾晒了一个月,选好日子,准备在八月中旬开业。

开业前一天,她和香枝裁了许多的红绸,挂在铺面上,牌匾让苏宝田写了四个字“苏家馄饨”挂在铺面上门,苏宝田的字算不上好看,但总比花钱请人写强些。

第二天,早早的开了铺子,熬煮的卤肉香飘了几里远,苏弘文、苏弘文两个站在店铺门外,闻着卤肉香,馋的直吸溜鼻子,口水吞咽的咕噜咕噜直响。

旁边楼粗的槐树上垂挂着一串待点燃鞭炮,日子选的非常好,八月十六,开业大吉。

裴川则站在门外抱着胳膊,好笑的看着他兄弟俩,戏谑地说:“肉好香呀,肉好香,口水冒呀,口水冒,馋的弘文、文武的肚儿咕咕叫。”

苏桐和周芸娘、香枝在厨房收拾好,卤肉炖的很烂,馄饨包好放在盖帘上等着下锅。

三人听着裴川的顺口溜,瞧着捂着嘴巴不让口水响的苏弘文、苏弘武两人,笑的直不起来腰。

周芸娘更是笑出了眼泪, “扑嗒,扑嗒”一串串的往下掉泪珠,她忙拿衣袖擦拭一了下眼睛,看着苏桐和香枝两人,不好意思地哽咽地着说:“娘太高兴,做梦都想不到会过这样的日子,弘文、弘武饿习惯了,一见到吃的就流口水,都是家里穷闹的。”

香枝体贴地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安慰她说:““婶子,以后的日子还好着呢?”

苏桐则挑了挑眉,对着香枝耸了耸肩肩膀,苏家日子过的好了,但愿她这个便宜娘以后能戒了动不动就哭的毛病。

到了吉时,随着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苏家馄饨”店铺正式开业,周围的邻居三三两两的围了过来,路人也顿足观望。

苏宝田穿着新衣裳,脸上带着笑容,不论对大人小孩都抱手作揖,客客气气的礼让说话“小店今日开业,各位邻里朋友,过路的客官,可去小店尝一尝口味。”

来客巷平日里很静,路人大多是匆匆而过,不做停留,今日因苏家开业,鞭炮声声,扰了往日的清净,周围的离的近的邻居便围了过来,看着店铺挂着红绸喜气盈盈的,便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指指点点的说着话,但进店的人却不多。

直到天色近午时了,店里才迎来了第一位客人,一个头戴文生巾,脸色蜡黄的书生,进店花了三文钱要了一碗馄饨,喝了两碗汤。付钱时看他小心翼翼的模样,估计生活怕也是捉襟见肘了。

到了晚上酉时,没有了多少客人,店里卤煮的肉还剩了大半,一天的收支除去成本,只剩下八十文钱,虽少的可怜,但周芸年和苏宝田两人还是很激动。

毕竟,这是苏家第一笔进项,以后,每日若能有个七八十文收入,一个月差不多近一两银子,一年就有十几两,对苏家以前来说,已经很多了,最起码每日粥饭的问题解决了。

苏桐便招呼裴川一起,将专门熬煮的卤肉打包给卫所的魏世超送过去,路上又买了两份点心,当是感谢他护送全家人来府城的谢礼。

到了九月,一连几天的秋雨,让天气变的凉爽起来,苏家馄饨店已经开了一个半月了,附近的邻里及过往的路人逐渐认同并熟悉了这个缩在巷子里的小店,连主街上的路上也被卤煮肉的香味吸引过来了。

苏桐仔细的盘算了一下,一个半月里,店铺的收入比预计的多出许多,去掉买肉、买面等成本,一个半月盈余二两三钱银子,全家人的忙碌总算有了回报。

周芸娘和苏宝田更是高兴的不得了,两个人将钱匣子里的铜板数了又数,才放心的拿绳子把铜钱串了起来。串好后,周芸娘拿着铜钱搁到苏桐面前,小心翼翼的望了苏宝田一眼说:“桐丫,这是店里一个半月的卖的银钱,你看是你收着,还是我……”

她双手不停的搓着两串铜钱,打量着苏桐的脸色,眼神闪烁不定地说:“上次我把家里的钱都借给你大舅赶考了,是我不对,这次要还让我收着,我保证,谁也不借了,就咱们家里自己用。”说完,飞快瞄了父女俩一眼,低下了头,一副诚心认错的态度。

苏宝田看了苏桐一眼,尴尬的笑了笑说:“桐丫,你娘觉的这店是咱们家的,想要帮着管管,没什么别的意思,再说你年纪过年就十三了,这眼瞅着就及笄了,不好在店里抛头露面的,怕影响你说婆家。”

苏桐沉默了片刻,将两人的神色都看在了眼里,也知道他们说的是事实,自己终是不能总在外抛头露面的,这世道,对于女人的教条很是严格,苏宝田对她们姐妹已经非常宽容了,最起码能让她们姐妹都能识两个大字,会写自己的名字。

周芸娘的想法她猜个了大概,这么一家子人,她想将铺子和银钱拽在手里也有自己的打算,总归这东西落不到外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