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震慑(2 / 2)

锦堂归燕 风光霁月 1816 字 18天前

钟大掌柜闻言,立即明白的点头。

可路三掌柜却有些惊愕。

别人不知道,前一阵子跟在夏大掌柜身边,可是将秦宜宁到底有多少产业都弄清楚了的,虽然那些产业写的都不是她的名字,但那些土地所产的粮食,若赶上个丰年,所交租子都够养活一个军队了。这些租子统统都不收了,那将是多大的一笔数目!

“王妃,您……”

秦宜宁笑着摆了摆手,“钱财乃是身外之物,更何况当年我好歹也曾经是天机子批命护持国运的圣女,问天也做过的,如今不过是蠲些租子,也是我的本分。”

她这么一说,路大顺才想起来,当年他虽不在旧都,可是圣女问天之隆重他也是略有耳闻的,这也就是大燕朝亡国了,否则玄素真人的名字说不定在大燕朝也会如同天机子一般响亮。

路大顺连连点头。

钟大掌柜却明白,秦宜宁不只是想做善事那么简单。

当年她收留过许多的难民,自己出银子买了许多想要逃走的百姓的地,为的是让大家有逃命的银子,可没想到好人自有好报,逄枭率领的兵马进了旧都根本就没有屠城,也没有践踏田地,兵马都是规规矩矩的,那些逃命的老百姓回来之后却没有了去的地方,更没有了活命的营生。

但凡是那样的百姓,秦宜宁都收留了,她的庄子里大部分都是这些百姓。

当初他们都很感念“大地主”的恩惠。只不过他们有很大的一部分人不知道庄子幕后的东家是秦宜宁罢了。如今多做这些,无非就是要让那些曾经受过恩惠的难民再度响起当初的好处,至少在夏大掌柜做了坏事之时不要起什么幺蛾子。

钟大掌柜跟着秦宜宁时间久,猜想的并不错。

秦宜宁还是很自信她的人缘的,就算不提当初收留的事,地龙翻身时她来赈灾旧都和阳县一代的百姓也都应该会记得她和逄枭的好处的。只不过他们没有故意宣扬此时,很多外地后来的人都不知道罢了。

相信如果用心造势,在百姓之间的人缘自然能够打好,只要有了民心,其他的事情就会更加好办。

秦宜宁在家中谋划着夏大掌柜的事时,逄枭这厢平南军大营之中正乱着。

近些日“剿匪”之事继续,逄枭轮流带出许多弟兄,可唯独撇下了一开始上了他“黑名册”的那些人。这已让这些人心里非常不平。到后来,所谓“匪徒”已经不敢在路上行走,因为不论他们是走官道还是小路,是打着四通号的旗子带着大掌柜做面子,还是乔装打扮成其他家的商户,运送出城的货物就没有一次不被劫的。

而且他们剿匪,是只准进,不准出。这便导致了四通号对外的贸易都因此而中断了。

四通号的人焦头烂额。军营中的那些到现在也没捞着军饷的人也很憋屈。若是大家都不发饷也就算了,每天看着同一个营盘之中别的弟兄有饷,就自己没有,那是什么心情?

一切都在逄枭的计划之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这一天,那些起初起事,明显暗中有人收买的约莫一千多人,终于聚集在了校场上。

“王爷处事不公!”

“王爷凭什么只带着他们,不带我们去!”

“还不将战利品分给我们!”

……

这些人比第一次闹事时还要愤怒,涉及到自身利益,谁都不愿意让步。

逄枭穿了一身黑色短打,头发利落的高高束成一束,负手站在校场上,面无表情的看着面前吵嚷正凶的众人。他虽对人性早就了解的十分透彻,可看到这些兵在为自己追讨利益时竟比上阵杀敌要奋力的多,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憋闷的。何况他们并不是忠心耿耿,他们早就被人暗地里收买了去,留在平南军大营中随时随地监视他的情况,意图图谋不轨。

众人一番吵闹,渐渐因逄枭的沉默而越发变本加厉。

待到吵闹声已达到无法容忍的程度时,逄枭才沉声道:“都住口。”

站在逄枭身后早已忍耐多时的虎子当即站出来,大吼道:“住口,都听王爷吩咐!”

还有那些跟随着逄枭出去剿匪多次,对逄枭心悦诚服的汉子们齐声道:“听元帅吩咐,听元帅吩咐!”

一千余人的吵闹叫骂,却抵不过同样一千人的齐声呵斥,气势上他们就弱了一成,纷纷的闭了嘴。

喜欢锦堂归燕请大家收藏:()锦堂归燕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