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六章 长安的回应(2 / 2)

当然,于秋手头上除了这个任务,还有物品奖励任务,种植燕麦田的间隙,他已经让属下的人种了好多种十字花科的蔬菜,如无意外,他至少可以得到三到四种变种蔬菜,当然,变的好不好无所谓,只要变了,让于秋完成了任务,他马上就能在系统里面直接领到良种的种子。

现在手头上有难度的,也是他想即刻完成的,就是蒸汽机的制作了,有了初级物理技术经验,对于蒸汽机的构造,于秋是非常熟悉的,关键是就按照要求,将所有的配件制作出来,然后铸铁管,做抽水机。

理论上来说,做蒸汽机不难,难的是根据需求,将其应用起来,这可能是一个很长久的研究课题,于秋打算专门培养一拨人来跟进。

他这边头准备闷头搞发展,长安那边关注的,却是山东那边的战事以及对沧州的处理,山东世家是真急了,根本不种地了,直接发动了五万族兵以及十多万民夫向徐圆朗发起了猛烈进攻,一路猛打,丢下一路的尸体,于秋从这几天送来洺州的鱼干或者虾蟹越来越少就知道,山东那边打的可能很惨烈。

于秋去山东起到的作用,就像是给两个憋尿憋了很久的人送去了哨声,随着徐圆朗的地盘越缩越小,人手越打越少,逃到沙门岛将是他唯一的选择,而付出了巨大损失才将徐圆朗剿灭的山东各家,最终一定会将恼怒火发向于秋,不过于秋不怕他们。

洺州光是阚棱从淮南带过来的水军就有近两万,数千船工一个月就可以完成五艘军舰的建造,到了三月下旬的时候,战舰数量又翻了一倍,相应的水军数量也增加了一倍。

并且,有两艘五千石级别的大船下了水,即便是于秋将一半的人手用于水上交通运输,还能支持他将水军规模再扩大一倍,这还不算刚刚收编的刘胜以及可能要收编的张善安。

在目前大家对大海都是畏惧,还没有任何势力专注发展海军的时候,于秋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海军建设上,就是要取得将来的制海权,只有来自后世的于秋知道,这个时期的大海是多么的温和,多么的便利。

因为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好,极端恶劣天气比后世少很多,而且,完全没有工业污染的海洋,各种海产极其丰富,等天气稍微暖和一些,于秋这边的餐桌上,几乎天天都可以上几盘鲍鱼海参。

眼瞅着山东这边的事情有可能定下来,对于世家态度有所转变的李渊,却是不着急派兵过去了,倒是于秋收服沧州的功劳,让李渊头疼怎么处理,这毕竟是方圆几百里土地啊!

“二郎是什么意见?”满朝文武,都没有一个合理的建议,李渊朝在朝班上听政的李世民问道。

“国有国法,有功就赏,这没什么可说的,儿臣记得,当初封他为洺州都督的时候,还给他加了一个河北道屯田使的职务,现在洺州虽然是自治,但他毕竟是朝廷的臣属,既然他有能力,而且还有那么多闲工夫帮朝廷收拾叛乱,就要多给他加些任务,依儿臣之间,干脆就任命他做河北道的副总管,将耕种事务实际交给他,包括军屯田。至于赏嘛!像沙门岛这样的海岛,赏给他对朝廷可能还要好处。”李世民考虑了一番之后道。

“怎么说?”李渊继续问道。

“您看看他到河口县做了什么?在海边弄了一个海产养殖产业,仅凭这一个产业,就养活了沧州一大部分的百姓,最近送入宫中的那些大海蟹和大龙虾,就是河口县送过来的,东西两市于氏大酒楼这些海味卖的可贵了,一只就卖几贯钱呢!

他做这些产业,不仅能免除朝廷养活这些百姓的困难,还能为朝廷创造不少税收,既然在河口县都可以做起来,那么在沙门岛肯定能做的更大,咱们可以放手让他做,只需要派驻税吏,收取税收就成,沙门岛可不是河北道地界,让他发展起来,咱们可以两边收税。”李世民给李渊解释道。

李渊闻言连连点头道,“这个好,把那些海岛都划拉在他治下,咱们什么都不用出,就出个税吏,收他的税。”

“既然父皇同意,那么就把诏书下的正式一点,让他兼任河北道水军都督,通关东北边沿海,军港就设在王城岛,和岭山岛之间,这样咱们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让他向朝廷进贡海味,并且,利用它钳制高句丽。”李世民再度补充道。

通过山东的战况,他早就看出了于秋想干什么,同样想要对付山东世家的李世民顺势而为,让于秋跟他们斗,相互消耗,并且,帮朝廷解决高句丽这个心腹大患,可谓是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