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协同作战(1 / 2)

帝国争霸 闪烁 2646 字 22天前

在贴近地面的高度,也就是常说的树梢高度上进行空战,一直是世界难题。

虽然在两伊战争中,直升机空战就已成为常态,但是到战争结束,交战双方都没有总结出可行的战术。

在长达8年的交战期间,双方大部分时候都在混战。

至于备受瞩目的直升机空战,基本都是遭遇战。

当然,这也不是波伊国与伊拉克的错。

直升机空战的最大问题,就是飞行高度实在太低了,对机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导致很多战术根本行不通。

可见,直升机空战的战术仍然在摸索当中。

正是如此,帝国陆军航空兵才在6年之前,仿照空军假想敌部队,组建了全球第一支陆航假想敌部队。

为了能更好的模拟敌机,陆航假想敌部队不但想法搞到了几架ah-1与mi-24,还拿自己的“直-7”改造,并且招聘数十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组建了一支以对抗训练为主的教官团队。

此后,陆航空中突击旅的所有飞行员,特别是武装直升机飞行员,每年都要前往假想敌部队进行实战对抗训练。

也就是在对抗训练当中,“直-10a”的性能缺陷暴露了出来。

因为使用的是“直-7w”的“wz-6f”发动机,配套的“wz-9”没能按照计划量产,导致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远远低于设计指标,而且热负荷偏高,所以“直-10a”的机动性存在很严重的缺陷。

当然,往根本上讲,问题出在设计上。

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要用这种安装了厚重装甲,以打击地面装甲目标为主的直升机执行空战任务。

其实,在设计“直-10a”的时候,帝国陆军对直升机空战还没有明确认识。

受此种种因素限制,“直-10a”的空战性能确实很一般。

当然,通过训练找到了改进办法。

最为简单,也是最为直接的办法,其实就换上功率更大的发动机,提高功重比,以此提高直升机的敏捷性。

正是如此,帝国陆军才在“wz-9”发动机上继续投资,要求改进型输出功率比基础型提高25%。

如果能够做到,那么“直-10”的敏捷性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不过,也就是对抗训练,让帝国陆军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直-10”并不是一种完美的武装直升机。

这个问题,同样能够追溯到设计阶段,准确说是在设计之前,陆军提出的性能指标。

发展武装直升机的概念,其实比“直-10”项目正式启动早了十几年。

早在波伊战争期间,帝国陆军就提出,研制一种能够伴随运输直升机行动,并且掩护运输直升机的战斗直升机,主要负责压制敌人的地面火力,消灭对运输直升机构成威胁的地面敌人。

这也是被敌人打出来的需求。

当时,帝国陆军已经在波伊战场上损失了上千架直升机,其中的绝大部分是被地面防空火力击落。

关键还有,大部分毁于高射机枪之类轻便防空武器!

出于应急之需,帝国陆军已经把一部分运输直升机改装成“炮艇直升机”,也就是装上机枪或机关炮,挂上火箭发射巢,为其他的运输直升机提供掩护。此外还给几乎所有的运输直升机增加了武装,主要是安装舱门机枪,在起降的时候用来压制附近的敌人,以增强起降阶段的安全性。

只是,这些措施的效果都不是很突出。

正是如此,帝国陆军才决定研制专门的“战斗直升机”。

只是,当时提出的性能指标实在是太高了,远远超过技术所能达到的高度,因此研制工作进行得极为缓慢。

与之相比,作战需要却极为迫切。

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大量采用成熟技术与设备,性能指标很一般,不过能够在几个月内完成试飞,并且投产的“直-7a”才脱颖而出,获得了陆军青睐,最后拿到了300架的订单。

在最初的时候,帝国陆军只是用“直-7a”来应急。

当时,没有人想到,这种“简陋”的武装直升机最终会生产3000多架!

其实,也就是在“直-7”大规模服役,而且在战场上表现出强悍的战斗力之后,帝国陆军才有足够多的时间研制更加先进的“直-10”,或者说不再那么急迫,让设计单位能够从容完成技术积累。

此外,波伊战争结束对“直-10”的研制工作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在波伊战争结束之后,又过了大约5年,帝国陆军才觉得,需要一种更先进的武装直升机。

直到这个时候,“直-10”的研制工作才步入快车道。

可见,“直-10”的战术性能指标,其实都是帝国陆军在波伊战争当中,用惨痛的损失换来的。

这也造就了“直-10”。

简单的说,“直-10”是一台在树梢高度活动的飞行坦克,其凶悍的火力几乎都针对地面目标。

至于空战,根本就不在考虑之中。

当年,帝国陆军在直升机上测试格斗导弹,初衷不是对付直升机,而是对付也在超低空活动的攻击机。

如果需要,还得用来对付战斗机。

可见,也只是给了直升机一种勉强够用的自卫手段。

在波伊战争中,帝国陆军的直升机就没遇到过空中威胁!

此外,在设计“直-10”的时候,很多新技术,或者说是新战术思想还没诞生,也就不可能被设计师采纳。

最典型的,也就是隐身。

以“攻-11”为代表的隐身作战飞机,是在“直-10”完成设计之后才诞生,而通过实战证明,那还是4年前的事了。

结果就是,“直-10”根本就没有为隐身考虑。

在前几年,帝国陆军还在“直升机是否需要隐身”的问题上纠缠不清,或者说是不想随大流。

这些,全都是“直-10”的短板。

不过,也成为帝国陆军启动“直-x”项目的直接动因,或者说是为“直-x”项目订下的战术性能指标。

虽然这种还在设计的先进武装直升机准备取代的不是“直-10”,而是“直-7”,但是帝国陆军提出的性能要求,其实就是针对“直-10”的缺陷,所有“直-10”存在的问题都必须在“直-x”上得到解决。

与“直-10”相比,“直-x”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定位于“中型多用途战斗直升机”。

可惜的是,“直-x”还处于设计阶段,哪怕是快马加鞭,也需要几年之后,才有望加入帝国陆军战斗序列。

与当初研制“直-10”一样,“直-x”的研制工作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陆军订下的战术性能指标太高,现有技术根本达不到,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解决技术难题,或者等相关技术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