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四章 反应强烈(2 / 2)

铁血中唐 坏血 1695 字 10天前

戴尤娜想了好一会才说:“妾身也是无意中从客人嘴里听说,他们那处棺材铺是个交易点,其它并不知情。侯爷要是想知道,妾身帮你打听打听。不过这种事即使人家知道,怕也不会说出来,侯爷还得有心里准备。”

戴尤娜说的没错,他并没有怪对方的意思,从怀里起身:

“要是有人知道,我去和他说。等此事平息我就为你赎身,风风光光娶你过门。”

……

何浩然在洛阳遇刺的消息,传入长安引起的轰动效应远胜洛阳,他与义王之间的事也很快为人所知。

先是朝廷,李豫派出宰相张延赏、兵部尚书张万福两人为钦差,这基本上还算正常。他后来又派出神策军大将军江汉年,率两万大军赶赴潼关,这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许多王公大臣纷纷上书劝说,全都被束之高阁,不接受任何人反对。传言第事发的第三天一早,许多王爷郡王,包括韩王李庸等人进宫面圣,李豫都没有接见。他私下责令潼关、汴州等地守军,归江汉年调遣。虽然一时秘密,从大军调度来看,一些高层能看出,一幅山雨欲来之势。

这样的反应也刺激到大唐日报,第三天一早的大唐日报,主版是何浩然遇刺的新闻,有近半刊登的是义王李玼,不过不是好消息。全是有关他在洛阳被人告之事,诸如占人田土、贱买人家传宝物等等。

这些文章写得比较客观,全是以新闻的形式发出,一点没有作者的评论,甚至连朝廷的处罚也没写。

没有写朝廷的处罚,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一石激起千层浪,从长安开始,不少人纷纷加入到声讨李玼的大浪中。

在洛阳众人知道一些,但不知道有如此严重,他们仍在封闭城门查案。第三天下午,在东都留守府衙,正在审问犯人的众官员终于等到钦差到来。他们刚到没多久,李琛带着那边的消息,匆匆赶到义王府。

张延赏和张万福还未到,大家就已经知道他们是钦差。一番见礼后,张万福拿出圣旨:

“圣上急诏:因洛阳出现刺客,为防军中有人参预,即日起,羽林卫暂交由兵部尚书张万福全权带领。以门下省长官侍中张延赏为,义王李玼、泾王李侹、均王李遐、何浩然为副,洛阳众官员配合,共同调查汲县侯何浩然遇刺一案。”

大家全都看着李玼发呆,这样的安排分明就是针对李玼。说什么为防军中有人参预,由张万福领导就不怕有人参预了吗?最后给李玼一个查案副使,这样的安慰,远远无法弥补失去军权。

大殿上清静了好一会,李玼的脸由红转白,再由白转成紫红,哈哈大笑道:

“好好、老夫这些年也累了,早就想交出军权,像十六哥他们那样自在几天。只是皇上在这个时候,以这样的方式让我交出军权,我不服。难道我这些年来镇守洛阳之功,远远就比不上一个才入朝几年的外人?”

他的话说完,脸也完全转成紫色。旁边两个侍卫赶忙将他扶住,被他一把推开:

“滚,你们都滚。”

大家心里都有杆秤,此时的这杆秤正在秤两人的功劳,得到的结果非常统一,真的论功劳,不但是李玼,大唐目前怕只有郭子仪才能和何浩然比一比。李玼那点守土之功,还真不算什么。

张万福是个老将,也是个老实人。见大家都没有安慰李玼,知道是自己间接伤害到对方,走过去朝他行了一礼:

“义王想多了,皇上只是让下官暂领羽林卫,毕竟何将军是在洛阳遇刺的,怕有军中人参预。和下官拟定一些计划,即日起,军中之人不准参预到查案中去。这也是怕王爷惹上麻烦,暂时让他们和王爷隔离开。”

现在就算李豫亲自来说,李玼也不会相信。他连看都没看张万福,走到张延赏面前问:

“相爷,你准备如何查案?”

张延赏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在东都的官员,哪怕贵为一品的钟涛,也不过是过气失宠之人。虽不算是远贬外地,有时比起被贬在外地还惨。在外地很有可能再次入朝,在洛阳的官员,恐怕只有祖坟上冒青烟,才能回到京城得到重用。

“义王何必用如此称呼?我不过是受皇上所托来此负责查案。对这里的情况不熟,想听听各位的高见。”

毕竟张延赏贵为宰相,李玼忍下怒气:

“这三天来,我们抓了三百多人,目前得到证实清白的不到一半。刺杀发生后,老夫的反应大家有目共睹,调动军队配合大家查案。老夫知道,有很多人怀疑此事是老夫干的,就连皇上也有如此想法。现在我不再掺言,你们要怎么干就怎么干,老夫在一旁看着。希望能替老夫早日洗清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