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允熥有一点迁都的想法。
不过允熥绝对不会迁都北平的,因为北平现在,并不适合为首都。
有后世的历史学家说中国从宋代以后的规律是政治中心北移,经济中心南移。但是经济中心南移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政治中心北移却是意外事件。
先看先后定都北平的四个国家:金、元、明、清。其中金、元、清都是异族政权,他们定都北平的原因很简单,离着他们老巢很近,万一汉人造反可以逃走,蒙元政权就凭借着这个逃回了漠北。金和清也并非不想逃回去,只不过他们遇到的麻烦不是,或者说不全是汉人造反,所以没有利用到,并非没有这个想法。
而明代比较特殊,他是朱棣造反成功以后才迁都到北平的。理性分析朱棣迁都的两个重要理由是:1、他习惯了北方的生活;2、老朱生前加封朱棣为燕王,让他护卫边境,这是他的责任。他不敢违背这个责任,又不放心其他人在这里手握重兵守卫边疆,所以自己当了皇帝后继续亲自守卫边疆,所以迁都北平。
这就破除了定都北平是政治规律的说法。
另外,北平此时自然条件也不适合为首都。第一,北平缺粮,历史上就需要从江南调粮,这给大明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农业社会政府的任何行为都会造成百姓的极大负担。
第二,北平缺水。明初还不显,到了明末北平城的地下水就极少并且不好喝也不健康,凡是有点儿身份的人都吃从城外挑来的水。此时京杭大运河的北段为了保证通航,被迫使用大量的船闸,从南方调水根本不可能。允熥还在后世的时候看到过一个资料,说大行皇帝2014年的时候,北平境内的大行皇帝大行皇帝条地上河都濒临断流。
所以北平不适合为首都。允熥觉得现在的首都比北平适合多了。
允熥自己相对属意的是徐州。徐州位于后世中国南北的中间线,离江南又不远,并且附近有微山湖不缺水,是北方少有的不缺水的地方。至于此前并无王朝定都徐州,那刘秀定都洛阳以前还没有国家定都过洛阳呢?不也开创了后汉二百年的江山?
不过允熥并没有下定决心要迁都,所以和自己的亲信商量一下。
但是,陈性善思虑良久之后说道:“陛下不是要开海吗?”
允熥也疑惑地说道:“是啊,怎么了?”
陈性善说道:“现在的京城濒临长江,而长江直通大海,离上沪县也极近,如果有什么问题,那可以迅速处理。要是迁都到了别的地方,那万一江南有事,怎么能很快的知道呢?”
陈性善一语点醒了允熥!定都在哪里,在这个交通、通讯都十分不发达的情况下,实际上关系着国家的政策!赵构难逃以后为什么以杭州为行在而不是荆州、武昌等地?这些地方都没有当过都城啊!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宋的财政收入十分依赖商税和关税,定行在在杭州可以就近看着。
允熥根据后世的经验,已经决定着重发展海权,西北内陆另想办法来处理,所以他只能定都在江南一带,而不能迁都到其他地方,而江南最适合为都的地方就是南京了。顺着这个思路想一想,即使是迁都徐州也有些远了。
与之相对的,如果发展陆权,就需要把首都定在西安,毕竟西安好歹还有渭河,水还多一点。
‘是不是老朱也看到了江南以后的区位优势,所以定都现在的京城,而不是他一度想定都的开封呢?’允熥想着。
想明白的允熥抬起头来对陈性善说道:“陈卿,多谢你一下子点醒了朕,朕要多谢你。”
然后他扫视所有的属官,说道:“不必在讨论迁都的事情了,朕已经决定不再迁都了。”
秦松、杨任他们松了一口气。他们不知道允熥是什么意思,又不敢问,又怕想错了方向,虽然允熥十分的平易近人,应该不会因为他们想错了而责罚,但是还是不好。
这时,外边守着的宦官走进来说道:“陛下,礼部的人到了,宣他们进来否?”
允熥说道:“他们到了?马上宣他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