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离开和根基(1 / 2)

皇宋锦绣 十年残梦 1786 字 5天前

铁匠作坊的港口,此时,已经相当的繁忙了,朝廷的订单就高达4亿斤,平均到每一天上面,就是一百万,加上民品,每天超过了200万斤,这就是差不多一百吨。

已经合理的布置下来,整个港口都有序的进行,实际上,伴随着铁匠作坊的发展,依附在铁匠作坊身边的人越来越多。

从最开始,只是劳力开始,到深入到整个铁匠作坊的各个方面,比如说,负责一些外卖,或者是打扫之类的。

拿大匠的月俸来说,如果有家人在的话,就不用这个。

可是大部分的匠人,都是单独前来的,这个需求相当的大。

城市,就是这么的形成,只要有市场,有空间,就可以形成,这些跟发展是没有关系的,相对于后世,这个时代,人们更加的勤劳。

经过了几轮,从跟朝廷签订订单,到现在,大量的民品交易,铁匠作坊,已经拥有了自我运作的能力,赵信在与不在,早已经没有任何的关系了。

如果不是定海币的出现,他早在快一个月之前,就已经离开了,可是为了推行定海币,所以拖了这么长的时间。

不过,现在,铁匠作坊这边,200万贯,再加上大名府的500万贯,这已经是足够多了,当这些生产完毕之后,赵信再也不会留下来了。

虽然说,接下来,逐步的生产定海币,一年的时间,差不多可以生产出1亿贯左右,付出的成本,只有100万贯。

钱是直接获利的,跟其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义,因为这个不用销售,钱可以直接拿出来用的。

定海币在大名府的流通,远比想象的更快,铁匠作坊在大名府的地位和名声,决定了定海币的流动,更加方便防伪,只要找到一个利器,就可以判断这个定海币的真假,暂时,没有人能够用这个材料,制造定海币,更别说,其他的众多防伪。

不存在造假之下,再加上北宋也确实需要一个中间档次的货币,这就是的定海币的流通的关键,并且影响力开始扩张了起来。

终于到了要走的时间了,回头望望的港口,看不到大名府巍峨的城墙,只有一个个高耸的烟囱,和不停升起的浓烟。

这是工业化的象征,如同英国开启的工业革命一样,当时的伦敦,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雾都了。

大名府,或许在环境上,不会跟伦敦那样,彻底的变成雾都,可是伴随着铁匠作坊的扩张,环境问题,就会成为最重要的问题。

赵信也很无奈,这就是工业化的必然后果,大量集中在一起的工业,会造成巨大的污染,这一点,是他所无法避免的,小作坊的高能耗和高污染,也同样如此。

只有集中化,使用高炉和其他的方法,才有可能避免这一点,可惜,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同样是不现实。

无数的工人,在为他工作,而每一点每一滴,都汇流成了庞大的财富,这些财富,换在普通人那里,只会花天酒地,可是赵信有一系列的计划,钱在这里,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烟囱逐步远离,船的速度非常的快,这是一个难得一见的100料斗舰,是普通小型斗舰的放大版,可以容纳120人左右。

在船舱中,有最少50人在不停踩着明轮,带动着这个车船快速的向前移动。

曹刿当然知道,赵信需要赶时间,他之前提出的要求,赵信答应了,他也就报至桃李,不但调用了这么一艘的,大名府最快的船,同时,在一路上做出了安排。

牵扯到了众多的路,其中不少的资历,不在曹刿之下,要协调这些,不但需要地位,也需要一些交换。

不过,最终还是完成了,50名士兵,会全力以赴一个时辰,然后进行更换的。

车船的速度,可以达到60里一个时辰,在这段时间之中,合理的安排,就可以布置下足够士兵。

一天最少可以赶路8个时辰以上,也就是日行500里左右,比不上八百里加急,但是舒适度上面,要好很多。

赵信需要回归定海军,也需要去看看配属给他的厢军,虽然说,有了大名府和未来中枢锻造局的那些劳力之后,对于这些劳力,需求量并不是那么大了,可是有了总比没有好。

这些成建制的军队,是工人最佳的转换,而且在安置灾民的时候,都会挑选年轻力壮的,这些人比工匠要年轻的多。

500里,只是一个极限一点的速度,实际上,要考虑更换人员,其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平均每天的速度,大概在400里左右,从大名府到洪泽湖附近,只用了2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