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册接收(1 / 2)

皇宋锦绣 十年残梦 1161 字 5天前

伴随着大名府的船队起运,贾朝昌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没有了,他本身还想着,如果大名府的产能不足,他就可以介入其中,可是大名府的产能怎么可能这么多。

哪怕是一两个月的时间,生产处1500万斤,也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他做过铁料的生意,很是清楚,要在规定的时间之中,完成这么多的订单有多么不容易。

贾朝昌挣取了差价,却从来都是心安理得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协调了成千上万的铁匠铺,最终才完成了那么多的订单,而且质量也有保证,这才是根本。

大名府跟汴梁之间的联系紧密,仁宗之前,除了订单之外,也把铸造司和工部局的情况告知了曹刿,否则,曹刿贵为河北安抚使,怎么可能知道这件事情,同时,也预处理的过程告知了曹刿。

现在,赵信接收了大名府的铁匠和富裕的人员,而且是无差别的全部接收,这个消息的迅速的传给了仁宗,曹刿用事实证明的,赵信有能力安顿足够多的人员,大名府的人员,已经开始向铁匠作坊输送了,是全部。

仁宗之前还担心,太多的人员,会让铁匠作坊受到冲击,可是赵信对曹刿的回答,却是多多益善,定海军的开发的,离不开钱,现在通过铁匠作坊和其他的一些产业,钱已经不成问题了,那么人,就是最关键的。

想想也是,如果用赈灾来说,几十万,上百万灾民,一天能够花费多少,10文已经是非常可怕的了,百万级别的一天才1万贯,而他估计,铁匠作坊,一天赚的,不止1万贯,还有其他的一些生意。

也是仁宗不太了解情况,如果知道赵信的工资水平,他就不会这么想了,3万人左右,每个月支出的薪水是30万贯,这是何等的支出。

不过暂时还没有形成体系,大名府也不是他们地盘,如果这里换成定海军,那就不一样了,30万贯的工资,大部分,都会以税收,商业收入,还有其他的方面回流回来,毕竟生活需要成本,建房,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也同样需要成本。

看起来,给发了高工资,在相对的物价标准下,储蓄和银行,会把这笔钱给再一次的集中起来,做更多的事情。

这就是商业社会跟封建社会的不同的,在保持一定度的前提下,提升工资水平,对于全流通的环境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支点。

40艘的大船队,在京杭大运河上,掀起了一个个的热潮,而东京汴梁,枢密院也为1500万斤的铁料的到来,而做出准备的时候的,大名府,也迎来了变化。

曹刿的动作非常得快,只是很短的时间,他就完成了人员的编册和转移,很快的就把人员转移到了大名铁匠作坊。

虽然,大名府提前跟铁匠作坊合作,减少了大量的支出,也不是没钱养活着些人,可是这些人早一步的离开大名府,只是明面上面减少,每月都在5万贯以上,更别说什么物料之类的。

这一部分,也跟赵信商议,以市场价格销售给了赵信,这一点,曹刿是必须要感谢赵信的,从铁匠作坊成立,赵信挥舞起价格的大旗,在周围,大肆的招募铁匠开始,大名府周边200里的范围之中,铁匠铺就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