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发展(2 / 2)

皇宋锦绣 十年残梦 1759 字 20天前

研究的方向,更多的还是水泥。

水泥是唯一一个没有先例,虽然在烧制陶瓷的上面,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可是完全是一个不同的新的行当。

好在,水泥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在有了标准的配方,并且生产出水泥之后,研究新式水泥的活动,实际上是停止。

在热武器没有出现和普及的前提下,贸然研究新式的水泥,那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你用铁锤砸不开,跟用火炮砸不开,这在热武器时代,是两个概念,可是在冷兵器时代下,都是砸不开,强度更高的话,那就溢出了,没用了。

可想而知,未来棱堡时代,甚至是大建设时代,对于水泥的需求量是多么的可怕。

好在,只要配方弄出来,扩大基本上,不存在什么问题,用更高高炉,用更加方便的研磨工具,赵信甚至奢侈到,利用一些陨铁构成钢磨的基本构造,用一点点的雕琢,整合出了研磨工具。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机械传送件的,粉碎机,就是硬度更高的铁或者是钢,用来粉碎石灰和一些水泥的熟料,让他更加的粉末化,更加的好用。

在没有动力,没有蒸汽机,没有电的前提下,水力和人力,就成了基本的选择了。

水车是最简单的工具,在木匠们的支持下,在赵信用陨铁提供了关键的中轴,水车的兴建,已经不成问题了的,不但解决了碾磨和动力的问题,也带来了不错的灌溉问题。

苗家庄被重新规划,一些曲塘被挖掘出来,水车在水流的带动下,灌入到这些渠道之中,本身只有河边,或者是很近的地方,才可以水浇地,现在,在完善的沟渠之下,完成了整个苗家庄水浇地的改变,仅此一项,苗家庄未来的粮食收入,就会翻几个台阶。

一部分水车被用来榨油或者磨面,形成了一些作坊,可是更多的,就是用在水泥工坊之中。

水力的大部分的利用,把孙吉等人解放出来,当然了,为了避免没有水的地方,整个中原地带,水资源较为丰富,水力可以利用,可是如果放在西北,那就不行了。

如果说要大规模的普及棱堡,当然不能在中原建设水泥厂和砖厂,这些都是建筑材料,比起粮食什么的,要沉重许多,这个时代,没有后世发达的物流,最好,也是最节约的方法,就是在到当地兴建,运输距离最好不要超过200里。

关于水泥的研究,进行的相当的顺畅,扩大的高炉,增加水力和人力的机器,极大的节约了人手,水泥已经从最开始的小批量生产到中等程度的生产,一个小型的水泥窑出现了。

水泥已经拥有了量产可能性,一个个的技术被攻克,一连串加强生产,降低能耗和消耗的技术出现,这些都作用到了实际之中。

在卡牌系统之中,关于水泥的价格也飞速的下降,达到了之前3成的程度,也就是说看原来的水泥的价格,跟现在相比,是三倍。

更低的成本,带来更高的收益,也会让棱堡的价格有较大的减少,跟预想的不一样,最终只有一成,使用量最大的水泥和砖头,不是棱堡价格的主体。

砖头没什么好说的,红砖一出来,就比青砖廉价,可是小规模生产跟大规模生产,不像是水泥那样的明显,毕竟使用的材料都是黏土,煤炭,这两样,在这个时代,相当的廉价,至于人工,在苗家庄比较高,在别处,可以忽略不计,北宋拥有着天然的工人,厢军,而且只要需要,随时都可以扩大到数倍,甚至是十几倍的程度。

水泥和砖头两者加起来,棱堡的价格下降了1成半,也就是说,原来3000贯左右的成本,现在降低到了2550贯左右,看起来不多,一旦棱堡的数量足够多的前提下,这个节约的数量也不少。

实际上,赵信很清楚,这个对于棱堡的降低,已经到达极限了,原材料的降低,不是那么容易,以后如果再继续降低,就需要统筹上面,如何让人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作用,把工程分成不同的断,最终协同的完成,这个方面做好了,棱堡的价格也能够降低。

这点赵信并不清楚,他最多只能够按照他所了解的东西,还有一定的经验方面,做出一些提点,未来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还要看那些施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