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最后的备战(下)(2 / 2)

大明略 南宫草堂 1923 字 26天前

片刻之后,一只小木盘端了来,面是白花花的东西。

“这是五百两,事成之后,还有重赏”。

那人说了一句,倭贼小头目便将银子推到张大奎面前。

“还有的话,是福州城,最近朝廷下发一批军饷,大部分已经到位,存放在福州城外”。

看到银子的份,张大奎还是全部说了出来:“目前,福州城人人自危,大家都忙着收拾金银细软、珠宝、瓷器、玉器,过些日子,要出城了”。

来回翻译太过麻烦,那个会说人话的年轻人,干脆与张大奎直接对话。

“军饷为何要堆放在城外?”。

“城百姓不走,也没有地方存放,只能城外建了个院落,不过把守很严”。

“城内百姓何时搬离?”。

“好像是十五日后,朝廷一个大官今日才说的,百姓离开后,当地驻军会进入,还要修筑工事,之后再把军饷运进去”。

“通往福州城有两条主道,你熟悉那一条?”。

“两条都熟”。

这时,那名男子向苗风问道:“你呢?熟悉那一条?”。

苗风略顿片刻,微微说了一句:“还是……,小北口,那里我熟悉”。

“你们二人是否愿意带路?”。

那名男子竖起三指:“今日每人五百两,带路之后,每人三千两,到地方付钱”。

“愿意”,苗风与张大奎异口同声道。

五百两银子再次端来,连同之前的那一盘,每人五百两。

拿好银子,二人缓缓除了船舱。

临出门时,张大奎听到身后一阵说话声:“没错,这人说的,与之前得到的消息完全一致,再看看他见到银子的模样……”。

这么多年了,倭寇的话,也是懂一点到的。

来到船面,苗风紧紧抓着手装银子的布袋,生怕一下子要飞了似的。

张大奎不由的向四周望望,月色下,看的不太清楚,毕竟是从军之人,还是能大体判断出:倭贼,有数万的兵力。

“嘿,看什么呢?”。

那名年轻人也走了来,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兄弟,不瞒你说,此次我有三万的兵力,怎么样?”。

“好好好,这厉害了”,一旁的苗风急忙笑道。

那名年轻的男子也不理会,似笑非笑道:“苗风看的人不会错,实话告诉你,是你把这个消息捅出去,我们也不怕,打仗,拼的是真刀真枪”。

越说越来劲,见苗风与张大奎不言语,那人继续道:“如今,福州的百姓还未出城,军饷堆在城外,驻军还在大营,戚继光的兵马却去了浙江”。

末了,他显摆道:“这一切,一时半会能变过来吗?”。

听这口气,倭贼登岸的时间,在今晚。

几人正在随意说着不着边际的话,却见一个倭寇走了过来,其他人见状,紧忙施礼。

看样子,是个头领,还是个不小的头领,只是这幅打扮,不像是个浪人或武士。

应该是个读书人,倭国的读书人。

此人对这那名年轻男子叽里呱啦几句,而后等着翻译。

“问你们两,军流传的那部兵书,是怎么回事?”。

那名男子特意说道:“是那个叫仲云寒的,关于兵法、谋略,军情、地形,兵力部署、作战规律……的兵书……”。

二人面面相视,一脸的惊愕:倭贼,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显然,通倭之人,不止他们二人。

“这个……,我们也不太清楚,只是一种说法,不过,那个叫仲云寒的,确实好像有这么个人,只是后来隐居了,这也是听别人说”。

苗风微微的问了一句:“此事,与你们有关吗?”。

那倭贼头领却径直开口,说的竟是大明话:“你们回去务必留意此事,若谁能得到这套兵书,并愿意献出,我有重赏”。

张大奎心不由的嘀咕道:“早知道会说人话,干嘛费这个劲儿?还弄个传话的”。

一旁的苗风竟前一步:“不知……,若我们得到此兵书,交给你们,能有多少赏银?”。

“一万两,一本,有多少要多少”。

倭贼头领再次向那名年轻男子嘀咕了几句,而后便扬长而去。

“我的妈呀,一万两?还是一本?”。

苗风顿时觉得手的五百两没有那么重了,太不可思议了。

之后,他向一旁的张大奎问了一句:‘此兵书,是一座银山啊……’。

“你们连夜回营,千万记住带路之事”。

那名年轻男子见一条小船驶来,立刻吩咐眼前二人下去。

末了,他再次叮嘱道:‘那套兵书,千万要打听啊……’。

海风吹过,苗风与张大奎二人一阵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