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谈何容易(2 / 2)

大明略 南宫草堂 1164 字 12天前

见到仲逸后,郎驻足而立,细细打量一番便微微问道:“这是何人?为何在照磨所?本官在刑部多年,怎么从未见过?”。

这时,樊予急忙跑过来道:“启禀郎,他是下官的好友,这不?部堂大人差事催的紧,黄侍郎在议事之日曾说过:作为权宜之计,可酌情在可信之人挑选几名来协理帮忙,所以下官这才……”。

见樊予这般紧张,郎却轻松笑道:“樊照磨不便多虑,本官只是随便问问,刑部事关刑狱大事,你等万不可随意带人进出”。

末了,他补充道:“既是樊照磨的好友,况且部堂大人确有部署,那让他帮忙协理即可,你先忙去吧”。

樊予连连答应,心却是一阵的不悦:“当日部堂议事时他郎分明也在场,自然知道黄侍郎所言为何,如今专门来此说着不痛不痒、无关紧要之话,到底是要为何?”。

心里这么想着,樊予却只得后退几步,继续忙他的差事。

泰见状不予理会,反而转身向仲逸问道:“年轻人,看样子还未过弱冠之年,莫非与樊照磨是同姓同乡好友?”。

仲逸急忙施礼道:“回郎的话,在下姓仲,今年十九岁”。

泰双眉微微皱道:“十九岁?姓仲?祖籍何处?”。

仲逸更是不解,不过对此问题,一直以来他只有一个习惯性的回答,那便是:“山东、济南府”。

山东?济南府?泰用一种疑惑的眼神再次打量他一番,而后便立刻将目光转移到别人身。

之后,这位刑部的五品郎用同样的口吻问及其他人,众人皆如仲逸一般“如实”的回答。

一旁的樊予听了半天,这才终于明白过来:原来郎这是找个借口,专门前来核实协理差务人的身份。

如此一说倒也无可厚非,刑部掌刑狱、事关重大,对外来之人身份的谨慎也无可厚非。樊予暗暗庆幸:好在有部堂大人和黄侍郎的指令,不然今日必过不了郎这一关。

果真是心思缜密之人,早听说这泰做事谨慎,是他一贯的风格,今日一见,真是名不虚传。

一番询问之后,郎便在众人的客套声慢慢走出照磨所,大家心所想与樊予并无出入:无非是询问一下新来之人的身份罢了。

午饭后,仲逸便早早回到照磨所,此时绝大多数人还未归来,他见那名老者正坐在那条长凳之,慢慢悠悠的品茶。从他两鬓的白发与条条的皱纹来看,足以证明他在刑部时日已久。

世事沧桑下带来的不仅仅是无穷的回忆,刑部多年来发生过那么多大事小情,想必绝大多数他都是了如指掌的。

观察多时,仲逸决定向这位老人家请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