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观澜介绍完帝国国库的财力,又介绍其帝国的农业,特别是粮食产量和储备上来。
“陛下,农业方面,原来的刘长佑刘大人统计得很仔细,吴大人接任之后,又将新占的越南、盛京和吉林等都加派人手进行统计,尽管具体数据还未完全清理完成,但大致结果已经梳理出来了。”
冯云山回过神来,仔细倾听曾观澜的禀报。以他对清代历史地理的熟知,对于原本满清的人口和田地数,大致情况还是了解的,人口有4亿,人均耕地数好像不到两亩,当然,这是后世对于当年满清户部的账目得出的结果。实际上,肯定比这个要多,毕竟民间还是有些农田没有登记进官府里去,而地方乡绅也会瞒报一些田亩面积。但总体上来说,与户部的差不了多少。
不过,如今的中华帝国仍旧没有将满清的领土全部占据下来,西北的新疆和西藏、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还有很大地方没有占据,西藏,以及还没有开发的黑龙江和吉林,都基本上可以忽略,但新疆的伊犁和古城一带还是有不少田地的。而且,帝国又比原本的满清多了越南和朝鲜,这两个地方,可都是不少已经开发或是很容易开发的良田。
曾观澜将农业部和内阁一道统计的数据报了出来:“陛下,截止太圣三年底,全国一共有人口4.247亿人,已丈量的可耕种田地共计10.15亿亩,人均有田地2.39亩。若是算上新占领的东北,还有交趾和日南、南北朝鲜四省的话,预计全国人口会达到预计人口会增加到4.36亿,总田地也会增加到12.46亿亩,人均占有田地提高到2.85亩。”
说完,曾观澜朝下首的农业部副部长吴棠点点头,继续说道:“陛下,至于粮食方面,特别是亩产的统计,很难一下子拿出数据,还是让这方面的行家,农业部吴大人来跟您奏报。”
吴棠顿时一脸的激动,他明白曾观澜的意思,这是给自己机会在陛下面前表现呢,不由深吸一口气,恭敬地奏道:“禀陛下,微臣先从亩产说起。按照当初微臣还在满清户部任职的时候了解,满清的伪咸丰元年,户部进行了全国清查,南北田地总计11.28亿亩,平均起来,旱地折算成麦子每亩产量为1.2石左右,还有麦收后的红薯玉米等,算下来每年亩产粮食能到250斤;而水田折算成稻谷每亩单季产量2.4石左右,南方水田可以双季甚至三季,北方水田虽然一季,但也可以种一季小麦或是油菜,总体合计起来,折算为稻谷的话,水田每年亩产达到580斤稻谷。道光末年,满清户部的记载是平均是每年亩产粮食325市斤,合计3665亿斤。”
“而根据前任刘长佑刘大人的统计,太圣二年我中华帝国统计的南方水稻产区,平均亩产是单季2.6石每亩,太圣三年因为南方较多地方开始投用磷肥,南方水稻单季每亩产量3.4石,北方的麦子因也开始使用磷肥,但不是很多,亩产为1.5石。总的算下来,比满清时期的产量大为增长。”
冯云山听到这个数字,与他了解的差不多,他更关心的是粮食,便问道:“吴爱卿,去年的粮食产量怎么样啊,百姓的口粮可足?”
吴棠连忙应道:“禀陛下,根据财税部收缴的粮税和田租,全国一共收缴稻谷124亿斤,小麦76亿斤,玉米和红薯各5亿斤,银税4800余万圣元入库。可以反过来推测出,全国的粮食产量,折算起来一共计约小麦13.6亿石,稻谷24.2亿石,算下来,每年亩产粮食达到365市斤,去年共产粮食折合稻谷达4548亿斤。算下来,全国人均粮食产出达到1043市斤,比道光末年的816斤提高了不少。若是能一直保持这么高的产量,我中华帝国再也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