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气(1 / 2)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2078 字 13天前

和记在草原上的力量太过庞大,朝廷已经努力在恢复九边军镇的实力,但与和记相比肯定还差着好多个段落。

甘肃榆林陕西山西加上宣府大同蓟镇,加起来可用之兵也就十来万人,连同辽西的十余万驻军和山东镇河南加北直等处驻军,朝廷可动用三十万军队,再加上京营现在有四卫营和勇士营的兵力,帐面上的百万大军,动起来在半年内朝廷能调度的有三十多万。

看起来是不少了,可这三十多万兵里头最多只有不到十万人堪称精兵,更关键的是朝廷的钱粮储备根本支撑不起三十万人以上规模的会战。

从一场场战事的记录来看就知道了,萨尔浒十四万人,辽阳和沈阳之战十四万人,广宁之战六万多人,洪承畴统帅的松锦之战十四万人。

并不是明军只能出动十四万人,而是国家财赋的支撑点最高点就是十来万人。

兵马一动,大量的钱粮就得先供给上,崇祯二年时宣大甘肃兵援助京师勤王,京师兵部的人没有及时供给钱粮,饭令都保障不上,结果来勤王的边军饿着肚子打个屁,一转身就有不少边军哗变,更有一些直接成了农民军里的主力,是农民军老营兵的基础所在。

和记的动员能力远在大明之上,当然这是现代军事体系和实际情况的结合,和记在这方面已经有相当多的经验,论大规模会战和调兵的能力把大明甩开十几条街。

萨尔浒一役,明军宣大兵早就在沈阳驻扎了,川兵才走到河北,还得再多等三个月才能开打。其间的物资供应,军需供给,后勤保障都是一团糟糕,军队的战斗意志,士气,士兵的体能都受到严重的挫伤。

和记还经常搞百公里规模的大兵团拉练,没事就组织几万人规模的几百里路途的的拉练跑着玩,大明这边实在是相差太远了。

明军根本没有多少车辆,更没有完整的后勤体系。

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更多的是出现在话本小说和说书人的嘴巴里。将领们可以开小灶,对士兵们最多提前准备一些干粮,沿途再指望各州县的文官提供补给,军队没有自己的补给体系,也完全没有相应的部门和相关的人员管理,从这一点来说明军连秦军都不如,相差的太远了。

在同时代,一六零二年的荷兰人都比明军要强出百倍,在这一年,荷兰将领莫里斯在布拉班特举行两万人规模的战争,在同时代的欧洲这也是相当大规模的会战。为了这场战事,除了有专门的后勤文官和军官来负责外,光是为了运输粮食莫里斯就准备了三千辆大车,有两匹马或四匹马的四轮马车组成了庞大的运输车队,用来保障两万四千名荷兰士兵的后勤补给。

换了明军的会战规模,十四万人就需要两万辆四轮大车来提供补给,荷兰人的补给线路其实很短,而大明的调兵经常从四川调兵往辽东,两万辆四轮大车都是往少了说的,因为大明的道路更差,路途更远,其实需要更多的车辆,可悲剧的是,往往一支几千人的明军最多有几十辆笨拙的两轮大车,运输能力十分的低下。

和记就是完全不同,现在拥有的大车不分军用和民用加起来肯定超过两万辆,估计会在几年内超过三万辆。

这其实还算普通,荷兰人号称海上马车夫,人家是有超过两万艘的海商船和战舰,一次陆地战事也能调动几千辆四轮马车,相当轻松。

这才是真正的强国底蕴,荷兰在欧洲大陆还只是普通国家,只是海上势力强盛,可是人家在一次战事里也能调动几千辆四轮大车,这是什么,这才是国力的体现。

大明朝廷对和记的商团军战力肯定有认知,也相当忌惮,可是他们对和记的军队组织和训练强度,还有军队的听话程度和调动的能力应该都是一无所知。

可能到目前为止,大明天子还记得援助十三山时和记出动了千多辆大车,这已经是相当令人惊叹的实力,如果天启皇帝知道现在的和记能调度的车辆数以万计,超过万辆四轮大车运送军需物资和军队快速转移,机动能力十倍于明军,恐怕对皇帝眼下的决断也会有相当大的困拢。

有敌人不怕,可怕的就是有一个完全没有办法抵抗,甚至连抵抗的意志都被摧毁的时候,那才是最绝望和最可怕的。

张瀚当然不会把和记的实力全暴露出来,这一次他的退隐也是在等候机会,在“养望”和避嫌的同时,也是要看看天下大势的转变。

在目前的这一两年内,和记要消化在北方草原上的成果,确定郡县制,同时加大与俄罗斯人的贸易规模,把各方面的成果消化一番,更进一步的扩大军队和更新装备。新一年的财报要到年尾才能出来,预计天启六年因为接连几次的大规模战事,财政赤字不会小,但到天启七年之后,一年的盈余肯定相当可观。

在这种时候,盈余是不可能留下来的,一定会用在更新火炮,兵器,造出更多的铠甲和购买更多的马匹,建造更多的大车上。

甚至在草原上修路也是重中之重,没有人会嫌路多,只会希望各处相连的道路越来越多。

军工司最有雄心的计划就是打算在天启七年到八年,利用两年时间从青城到却图南城,一共三千多里的路途修成夯土路,这是一个相当伟大的工程,因为这一段路途虽然不似漠北有沙漠和戈壁区,但更加的地广人稀,很多地方是几百里路都见不到人烟,比当时的漠北还要荒凉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