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军(1 / 2)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1675 字 14天前

说是老人,其实孙承宗的面相看着还很年轻,有时候甚至被人误认为是四十出头的中年人,按大明这时的平均寿命,孙承宗的年龄已经远远过了当时人的平均寿命,而他的身体极好,只有鬓角有些许白,他的身材高大,而腰背挺直,不象当时的普通人到了年老之后很容易躬腰驼背,他的年龄,经历,还有身为内阁大学士兼任蓟辽督师的官职,还有他时刻展现出来的儒雅风范和过人的智慧,这一切都是叫人心服口服。

可以说,历任经略,除了万历年间大明纲纪法尚算森严的杨镐和袁应泰外,其余的经略或是总督在威望和实际的权力上都远不及孙承宗,在朝野之间,人们都推许着这个名声极好,官声极佳,而且实际做事能力也很强的阁老督师。

在孙承宗换上官袍之后就出了后宅,他的督师府邸就在山海关的关城之内,关城并不大,历任辽东经略原本是在辽阳或是广宁任职,从前两任开始,辽东经略就只能在山海关办公,而管辖的地域也就是从整个辽东到只有山海关一隅之地,孙承宗是自请督师,蓟辽皆在其管辖范围,又为了事权一统,在孙承宗的坚持下朝廷在他的任期内不再设蓟辽总督,以免掣肘,在孙承宗上任不久,就驱走了原任经略王在晋,将他赶到南京任闲职,后来任命阎鸣泰为辽东巡抚,令其到宁远上任,结果阎鸣泰对修复宁远之事大加反对,孙承宗又设法赶走了阎鸣泰,上书举荐张凤翼接任巡抚。

张凤翼上任不久,孙承宗就令其到宁远,结果此人虽然不反对修宁远城,却是个胆小没担当的无胆鼠辈,孙承宗令其到宁远,被张风翼认为把自己推往死地,张凤翼不满之下,开始设法弹劾孙承宗十分信任的总兵马世龙,张凤翼勾结万有孚和给事中解学龙一起弹劾,造成了极大声势,结果孙承宗怒而反击,天启皇帝支持师傅的所有作法,令祖大寿继续修复宁远,并派大量武将和官兵上觉华岛防御,形成了孙承宗所谓的觉华与宁远互为犄角,宁远受袭则觉华出击,觉华遇袭则宁远救援,在觉华岛驻军和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和白银等物资后,宁远城的修复也是接近尾声,孙承宗的威风,在这一时刻也是被推上了顶峰。

进入签押房坐下不久,外间传来甲叶摩擦的声响,接着一群将领走进房间,在孙承宗案前下拜行礼。

“末将马世龙见过阁部大人。”

“末将祖大寿见过阁部大人。”

在马世龙和祖大寿身侧还有十几个将领,比如鲁如海和金冠等辽西将领,祖家的几个兄弟子侄辈也在,不过他们可没有唱名禀见的资格,在这两个大将行礼之时,其余的将领都只能远远行礼而已。

孙承宗脸上露出笑容,拱了一下手答礼,然后道:“苍渊,复宇,两位请起。”

“谢阁部大人。”

两个大将一起站直了身子。

马世龙字苍渊,祖大寿字复宇,两人和孙承宗的关系都是十分亲近了,虽然他们对孙承宗的称呼还是十分官方,孙承宗对他二人的称呼已经是以字相称。

“复宇,”孙承宗十分高兴的道:“兵部的批复已经下来了,从即日起,你便是国朝参将了。”

听到这话,祖大寿赶紧又跪下行礼,朗声道:“末将多谢阁部大人!”

祖大寿其实早就从京师的祖家世交派来的人口中得到了这个消息,但他还是做出了万分高兴的表情。

祖大寿的祖、父辈都是总兵,祖大寿也是一直知道自己将来必定能位至总兵,然而他的官途较为困难,倒不是祖家势弱,自辽东和辽中多次惨败,李家等辽镇将门世家彻底衰败,而根基在宁远一带的祖家受到的影响十分有限,祖家的祖先在宁远经营了二百年,其祖父就是镇守宁远的援剿总兵,其父也是辽东副总兵,祖大寿的才干其实在其父祖之上,到现在才升到参将,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在几次重要的战事中都有率部逃走的不佳表现。

最要紧的就是在广宁沙岭一役,祖大寿率自己的家丁和亲兵在战场上见势不妙就跑,把六万友军卖的干干净净,固然他留下来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但一个将领毫无奋战死战之心,只会保留实力,自然也就得不到人的信任和尊重。

然而祖家的实力已经是绕不过去的现实,哪怕是强势如孙承宗也只能选择继续任用祖大寿,并且摆出了信任和倚重的姿态,对祖家和祖大寿进行怀柔和拉拢。

以孙承宗的身份地位,加上实际处理军政事务的能力,祖大寿对老孙头也算是自内心的尊重,当然这种尊重还是以利益为先,就象当初孙承宗到辽东时,孙承宗斗跨了王在晋之后才获得了这些军头的尊重和支持,在局面未明朗之前,祖家和祖大寿不会贸然把宝押在孙承宗这一边。

到如今,当初的选择算是有了回报,以祖大寿屡战屡败,屡败屡逃的经历来说,能被授给参将一职,已经算是孙承宗一手提拔,否则的话,没有实绩战功,就算祖家是现在的辽东第一将门,祖大寿仍然只能干他的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