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2 / 2)

寒门枭士 高月 1615 字 1个月前

蔡京向李延庆竖起了大拇指,“李少保高明啊!”

.........

蔡征将李延庆送走,随即匆匆赶回外书房,只见祖父佝偻着后背,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蔡征前行礼,“祖父,李少保已经走了。”

“我知道了,下一步他会去皇宫。”

蔡征犹豫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孙儿不太明白,李延庆为何要立康王,按理,立年幼大宁郡王不是更有利于他控制朝政吗?”

蔡京冷冷一笑,“你以为官家是怎么进金营的,李延庆拦得住帝姬,却拦不住官家吗?你太小看李延庆了,恐怕官家进军营早在他的意料之,也是在他的计划之。”

“这.....这不太可能吧!”

“什么叫不可能,康王怎么会去京兆?李延庆说康王已到郑州管城县,我知道李延庆早通知康王进京了,这里面有些细节可能我不了解,但我敢肯定,李延庆早和康王有勾结了,再说,大宁郡王太年幼,他即位后必然是太后当政,你以为朱皇后会饶过李延庆?只有康王即位,才会有拥立之功。”

蔡征默然,半晌他又道:“祖父也支持康王即位吧!”

“那当然,大宁郡王是嫡长孙、嫡长子,他即位是顺理成章,符合白时、李邦彦、吴敏等当权相国的利益,但绝不符合我们蔡氏的利益,只有康王即位,我蔡京才会有拥立之功,才是我蔡氏命运的转折。”

“那我们该怎么办?”

“这还用说吗?当然是全力配合李延庆立康王,这是李延庆找我的原因,他需要我替他稳住朝纲,征儿,速替祖父更衣,我现在进朝。”

蔡京立刻更换了朝服,坐在轿子,在蔡征的陪同下向皇宫匆匆赶去。

此时,皇宫内已聚集了近两百名官员,大多以低层官员为主,知政堂六名相国,何栗战死,张邦昌和唐恪在金营未归,耿南仲因为抢掠民女而被李延庆囚禁,只剩下吴敏和李邦彦两人,这两人目前被李延庆派兵软禁在家,而白时和孙傅两名前任相国也同样遭到软禁的命运。

使百官一时群龙无首,众朝臣聚在在大庆广场议论纷纷,朝臣以大学士徐处仁、大学士何矫、吏部侍郎李棁以及御史丞许翰等人官职最高,但没有相国,很多事情也只能议论而无法做决定。

“徐大学士,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国不可一日无君,官家已被金人掳走,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另立新君?”十几名年轻官员围住资历最高的徐处仁七嘴八舌问道。

徐处仁年约六十余岁,是神宗元丰间进士,为官近四十年,一直恪守庸,在抗击一时他也属于间派,既反对妥协投降,也没有信心抗金,主张维护宋朝利益的前提下与金国和谈。

目前局势不明,徐处仁当然不可能把自己架在火烤,他脸一沉,冷冷道:“官家虽随金人北,是否返回还为未可知,没有官家退位之诏,谁敢妄言立新帝?”

大学士何矫也对众人道:“是否立新帝是由知政堂相国决定,耿相公、吴相公和李相公都在京城,他们没有表明态度,我们不要越俎代庖了。”

这时,忽然有人大喊一声,“蔡公相来了!”

众大臣回头,只见数人簇拥着蔡京走了过来,蔡京为相近四十年,在百官威望极高,属于朝廷压舱石的性质,有他在,朝廷局面基本能稳住。

蔡京出面,使众臣顿时有了主心骨,他们纷纷围前,急声问道:“公相,现在朝廷该怎么办?”

蔡京摆摆手笑道:“各位大臣不要慌乱,金兵围城朝廷尚能稳住,现在金兵北撤,更应该是朝廷重新运作之时,只要把条理梳理清楚,朝纲能重振。”

蔡京几句话使众臣焦躁的内心稳定下来,徐处仁又道:“公相,耿相公、吴相公和李相公都在京城,今天居然没有露面,是不是我们去把他们请来主持朝纲?”

蔡京冷笑一声道:“官家被威逼诱骗去金营谈判,以至身陷虎穴,至今难以脱身,他们三人是罪魁祸首,应该下狱问罪,哪里还轮到他们主持朝纲?”

徐处仁顿时哑口无言,吏部侍郎李棁前道:“公相觉得我们现在该从何着手?”

蔡京微微一笑,“李少保已经去请示宁德太后了,大家稍安勿躁,等待太后的懿旨!”

众人才恍然醒悟,难怪李延庆没有露面,原来是去请示太后了。

徐处仁等人却心知肚明,难怪蔡京会出来,恐怕是李延庆把他请来的,李延庆军权在握,朝廷该怎么运转,最终得由他来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