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五章:十字交叉构想(2 / 2)

甚至说句装逼话,算打了胜仗,战利品怎么拉回来?如果有铁路的话,可以完全不用担心那么多了,更不用去组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运输。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所以房玄龄才觉得这份计划有些太过保守了,继续说道:“修建铁路,意义非常重大,别看现在铁路半死不活的,但他的好处已经显出来了,之所以这样,只不过是因为路程太短而已,如果可以尽快的将其修建至海城,那么关原地区的粮食美酒等,沿海地区的海产品等,都可以通过铁路大量的运输,除此之外,战略意义也非常重大。

所以,臣觉得不修则以,要修必然要大修,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最大的可能,尽快的让铁路形成规模,等将来的话,甚至可以考虑直接把铁路修建到西域诸国去,这有利于大唐彻底吞并他们。”

人终究是会变的,如果在五年前,有人敢提出这么不要脸的想法,必然会遭受群臣的吐沫攻势。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首先,工程再大,那也不是劳民伤财,只要朝廷可以出的起钱请人干活,百姓是不会有任何怨言的,他们甚至巴不得朝廷多出点这种大工程。

他们可以挣钱,而且干完活以后,铁路会降低运输成本,也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成本降低了。

而且……

铁路是需要养护巡查的,那么他们这些修建铁路特别认真,又掌握了一定知识的聪明人,自然而然的也获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铁路养护工。

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兵,但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来说,一份稳定的工作,意味着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这样家庭的日子也会好过了,何乐而不为?

所以,当房玄龄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大臣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荒唐,也不是反对这些词汇。

而是在思考,房玄龄所说的,到底有没有可能成为现实?

这是人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变化,每一个人,都会被潜意识的改变一些想法。

马周也在回想着房玄龄的话,从大局来说,这个想法是很靠谱的,但是不知道资金方面能不能跟的,显然,目前的状况来说,很难。

李元吉也同样在想着,不过他想的可不仅仅只是其他大臣想的那些。

铁路线的好处,没有人可以他这个后世人了解的更清楚。

而后世国内纵横交错的铁路线,给一个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多大的好处,这更是难以想象的。

其给李元吉印象最深的,是在藏区的那几场战争。

有人说当时的华夏胆小,有人说是华夏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平白无故的将辛辛苦苦打下的地区,又原封不动的还给了对手。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可真正的问题真的是这些吗?

当然不是,最大的问题在于,青藏公路没有完成,青藏铁路没有修建,后勤跟不,一旦太过深入,后勤必然崩溃,到时候打下的地不但守不住,突出去的部队也会被包了饺子,所以不得不放弃。

而工业改革以后,各国对于铁路路权的重视程度,也足以说明这些问题。

掌握了铁路,掌握了一片地区的命脉,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显然,现在的长洛铁路,是按照历史陇海铁路的线路在修建的,如果真的要考虑房玄龄的建议,那下一条开工的铁路,必然是后世的京广线。

一条十字交叉的铁路一旦建成,那么大唐对于整个领土的控制力可达到了巅峰,还是那句话,凭借着现在自己做下的这些,只要子孙后代不自己作死,大唐江山很难会覆灭。

说的再简单一些,李元吉心动了。

“一条东西铁路,一条南北铁路,一旦建成,对大唐的好处显而易见,只要铁路沿线出现问题,援兵最慢五天之内即可到达,而在经济方面的价值,无可估量!”马周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是他提议继续扩建的初衷,但是被房玄龄这么一提醒,他倒是觉得这个计划可以制定的更大一些。

李元吉摇了摇头,抛出了一个问题:“东西线倒是好说,南北线呢?无论选择哪里,大河与长江是两座不可逾越的鸿沟,工部可有办法建立起两座足可令火车安全通过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