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知道李元吉这么做肯定是有道理的,可这个道理是什么?他却猜不到,更看不出,所以他不敢去妄加评判,也不敢去阻止其他人。
“那陛下说我等思想迂腐这事怎么看?难道是我等真的已经跟不陛下的步子了吗?”萧瑀有些气愤的说着。
虽然他跟大多数人的关系都不算好,而且最近还深得皇的信任,但在这事,李元吉的这一番话也还是让萧瑀感觉到有些伤心的。
“未必,陛下若真是这么觉得,怕是不会告诉我等这些话了,不过对于我等来说,现在也算是迫在眉睫了,倘若不能悟透陛下的这番意思,并且拿出动作来的话,估计下一次是我等一个个的被撤换了。”房玄龄摇了摇头,虽然猜不透,但是这一点他还是有把握可以保证的。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可,说的越多,越是代表还在乎,最怕的是那种什么也不说的时候,只有这个时候才代表着最危险。
“陛下着重提出了工业化这个问题,诸位这些年来也多是待在朝,鲜有下去走动的机会,我倒是借着这个职责经常下去走动,现在陛下提起这事,倒是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些事情。”马周想了想李元吉的话,又想了想自己这几年遇到的人和事,心似是渐渐的有了些明悟。
没有人来打扰马周,即便这个时候他停了下来,没有继续说下去。
可大家也依旧保持着安静,静静的等着马周继续说下去。
“陛下着重提出了两个不同的思想,一个是农业思想,一个是工业思想。农业思想便是我等现在的思想,也是大唐,乃至之前王朝立足的根基,但是这些年来,以农业立国的事实已经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或许诸位还没有意识到,但我经常在下面走动,接触的人和事也不少,所以多多少少的有些感慨。
甚至可以说一句,大唐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靠的并不是先人的经验和教训,而是靠着工业思想,这种思想很渺小,甚至让人察觉不到,可静下心来仔细去想的话,又不难感受到他的存在。
四轮的马车,袁让犁的出现,还有水车,这些与农业密切相关的设施,其实是工业能力的体现。
除了这些以外,城外正在修建的铁路,已经铺设好的长安至洛州的水泥官道,也包括了那些水泥,甚至是手雷,火箭炮,投弹车,甚至是新出现的火枪,以及广受好评的啤酒,这些都是工业的体现。
如果没有工业,现在的大唐固然会立国之初要好一些,可实际也好不到哪去,想想以前,再想想现在,诸位心便会有些答案了。
而最让我感慨颇深的事,发展省的很多建议,在地方都无法得到充分的支持,有些是当地官员认为这么做会影响了当地的粮食产量,会导致更多的百姓无心耕种,可另一方面也想提高经济收入,而两者相,往往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前者,因为那不会有任何的风险,这也是发展省这些年来政绩不突出的原因之一……”马周吧嗒吧嗒的说着,将自己所能想到的一一列举了出来。
当然,列举的只是一些例子,还有更多的案例没有被列举出来。
但是这番话里却向众人说明了一个问题,他们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全部离不开工业。
虽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可工业早已经悄然无息的来到了他们的身边,并且征服了他们,也接受了他们。
这一番话让众人纷纷陷入了沉思。
仔仔细细的去想着马周提起的每一件事,然后在试着去跟工业方面联系一下,提到的,没有提到的,只要是自己能想到的,似乎好像都可以跟工业扯一些关系。
这不想还不觉得有什么,可一想起来,却着实让众人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皇说的对,他们是再以老旧的思想去面对工业化的现实,用老旧的思想去指导,去发展现代化的社会,这其必然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会在各方各面体现出来。
以前从没有人觉得种地能跟工业化有什么关联,但是现在,他们却不这么认为了。
而在此之前,所有的人都以为大唐的两个重心是农业和商业,可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个行业的发展成,却是离不开工业的,也包括了其他的行业,离开了工业,甚至连现状都未必能够保持下去。
而这么一想过后,工业化的好处自然而然的也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
最大的好处是劳动力被解放了出来,原本需要两个人去做的事情,现在一个人可以做到了。
而多出来的那一个人,可以将精力放在别的地方,大量的作坊,商业的出现,必然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口,而解放出来的这些人,则可以填补这个空缺。
工作,有了钱,有了钱,要去消费,而消费,自然会带动作坊的产能,作坊多了,产能也多了,产能多了,物价自然也降了下来,物价低了,百姓的消费**也更强烈了。
这是一个连环套,一步步的将人给套牢进去,可这却是个良性的连环套,让人有出有进,最终改变的,还是百姓的生活。
而在此之前,所有人的第一选择,依旧是农业,这也是李元吉为什么会说他们思想老旧的原因。
“可是这跟陛下招收学生有什么关系?”魏徵还是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