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2)

渭北春天树 休屠城 3327 字 17天前

韦家是时下炙手可热的权贵,谁都招惹不得。但她的母亲又岂是这样的人,眼下母亲生死未知,春天哭的肝肠寸断,舅舅急急忙忙的奔波了两日,却突然悠闲开怀起来。

她从大人遮遮掩掩的言语里,得知在母亲在花宴上被韦少宗看中,强行收入府中,原来那个金钗不过是个幌子。

母亲后来回来过一次,衣裳鲜妍,神色凄苦,陪她吃过一餐饭,收拾了一些衣物和兰香匆匆而去。

隔日韦家送来几个箱笼被舅母喜滋滋的收入厢房。

自那时起,舅母对她分外的殷勤贴心。那时的韦家盛宠一时,韦少宗是韦家的嫡三子,能攀上这样的关系,于舅舅的仕途多有益处。

她的天真,大概就是从父亲出门的那时戛然而止。自母亲入韦家后,春天变成了个阴郁又沉静的小少女。

母亲进了韦府后再难相见,偶尔舅母会单独带她出门,遥遥瞥上一眼,能看见母亲愁容满面,弱不胜衣。

春天十二岁那年,韦家触了圣怒,全家获罪,妻女为娼为奴。她恳求舅舅将母亲带出韦府,但舅舅因韦府的这点裙带关系,已被上峰打压,战战兢兢自顾不暇,后来找关系打听,听闻韦家抄家那日,母亲跳水自尽,但被人救起,随后不知所踪。

春天大病一场。但一载后,她随舅舅舅母去寺里进香,在偏殿里被一个小侍从拦住,却惊见自己许久未见母亲满身珠翠,身边立着位盛气华贵的中年男子。

这就是当今靖王,也是当日抄检韦家的大臣,把母亲从韦府中带了出来。

舅舅舅母拉着她的手,带她去参拜靖王,当下指着春天和靖王言笑说道,说这是薛家的幼女,小字名春天,家里头都唤她叫妞妞。

母亲在一旁抱着她泣不成声,却仿佛也默认了这句话。

自此后,她的母亲成了姑母,她成了舅舅舅母的女儿。

再然后,母亲搬进了靖王府,舅舅沉寂已久的府上又重新热闹起来,每隔几个月,母亲会借机来看看她,拉着她的手对她百般柔情。

后来,她在舅舅的内书房里找到一封已拆开的信。

是数年前、父亲亡后,陈中信写给母亲的,信上说,当年是他劝仲甫投笔从戎,未曾想仲甫战死疆场,他愧对嫂侄,但此事大有蹊跷,可惜他人微言轻,想要查明却屡遭阻扰,本想入甘露川敛收仲甫骨殖,却逢旨要左迁西州,问母亲是否可迁家中男丁前往,协助他一起将爹爹骨殖从战场收回,回乡安葬。

这封信,舅舅看了,却从未透露过半分。因为那时候的母亲,已经入了韦家,做了韦少宗的侍妾。

春天见信后哀恸大哭,可怜春家连一名仆从远亲都不剩,母亲另嫁,只余她一名无助孤女,连收敛亡父骨殖都不能。

她把这封信再呈给舅舅,央求舅舅帮忙查明父亲亡时事,她的舅舅那时官职虽不算顶高,但也是刑部能说上一两句话的人物,日常往来应酬的同侪里,有各部相关可以查证的官员。但舅舅屡屡推托、左右言他,屡屡食言让她失望。

春天本意想把此信交给母亲,求母亲,也是求靖王帮忙收敛亡父骨殖,还父亲清白。岂料舅舅拦住她说,靖王府门第高深,母亲得了靖王宠爱,在靖王府日子尤且战战兢兢,若再翻出前缘旧事,惹了靖王不快,此后母亲日子该如何过,再者父亲已故去多年,边陲战况频变不易前行,只许她在庙里为父亲多做几场法事。

父亲之死,如今悲痛伤心者,只余她了。

她的母亲薛夫人,如同一株纤细的茑萝花,始终单纯、柔弱、无助。造化弄人或者是天意如此,身不由己的和她越行越远。

春天想,如果我的娘亲只能依附他人而活,那我此生就立志要做屹立的青松,不,做天空的燕子,无人能束缚我、占有我、阻止我。

一个十三岁的深闺少女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勇气,谁也不知道。

她性子聪慧,博闻强识,因为父亲投笔从戎之事,极其向往西北塞外生活。近年母亲和靖王常赏给她许多金银珍宝,她变卖了其中一部分换了银两,因缘巧合之下,花重金买到了一张空白的路引。随后男扮女装,终于等到一个时机,跟着一家西迁的官宦亲眷一路到了陇西。

父亲冤死沙场,仇家虽已死,但亡魂在外,不得安息,她想将父亲的骨殖带回长安,假若不幸死于路途,她亦无所畏惧,如今的她几乎是孤身一人,人生无所眷恋,死又何妨。

她为此筹谋了很久,阅尽西行相关的所有书籍,连舅舅书房里的一些邸报都未放过,而后小心翼翼,从长安到凉州,足足走了三个多月。再从凉州一路西行,直至红崖沟遇险。

其中曲折若被他人知晓,只能咂舌瞪眼,说一句佩服。

第18章 不情愿

春天告知李娘子的身世经历,李渭自然不信,他亦有自己的考量。

时下民风开化,女子虽常出门游乐,也有经商掌家者,但更多者依赖父兄生活,一名少女千里迢迢要从长安至北庭,只为寻一名远亲,一路五千里,路途凶险,人心叵测,是如何独自走过来的。

他从来未详细问过她的一路经历,她说的模糊,他也从不细探。

李渭做人很是中庸,即便很多事情他能揣摩出,但别人不说,他也装作不知。但他能看出的蹊跷,能猜透她的心事,甚至会不经意间替她在人前掩饰。

这才让李娘子动了念头。

次日陆明月来看李娘子,两个妇人相坐,彼此俱是郁郁寡欢。

陆明月瞧着李娘子大不对劲,问道:“昨日里在方家看你还是好好的,今天怎么精神儿有些不济了。”

李娘子叹气,也不知道从何说起,见屋内无旁人,半响才道:“说来不怕你笑话,但凡我的心事都跟你说,这回我也想找你讨个主意。”

陆明月笑问:“这可好奇了,是什么事儿让你这样忧心忡忡的。”

李娘子皱了皱眉:“前几年,我寻思着替大爷再娶一个。”

陆明月和李家关系甚笃,唔了一声:“你倒是真真的太贤惠,我记得是有这么一事,但李渭不是不肯么。”

“大爷确实不肯。”李娘子想的明白,“怀上长留后,他就一直睡在外间,我爹去后,他又搬去了东厢。这么多年..我两人说是夫妻,不如说是姐弟。他还年轻,或早或晚,肯定是要再娶的,前几年我身上不痛快,只怕一时撒手而去,内心早已盘算好了,替他张罗个贤惠的、知根知底的放家里来,我看着安心,纵然以后走了,也不怕长留受后母欺负...” ”你这也是....可叫我怎么说你,你这病也是生长留埋下的根,李渭定然是有愧于你,不肯再娶。”

李娘子一声叹气:“那时找了我远房一个妹子来家做客。没成想那个女孩儿看着老实,心里却十分活络,知道渭儿每日里在城外驯服追雷,竟然一直囔着学骑马,追雷那时还是匹烈马,连渭儿都能撅下马去,哪里还能让她骑着玩耍。她一味撒娇做痴,渭儿也不理她,瞥了我一眼,面色难堪,拂袖而去。”

谈起旧事,李娘子也是哭笑不得,“后来又有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他整日里也闹的头疼,最后终于受不了,才忍不住跟我说了一句话'你万事放心,别胡思乱想伤了自己身体。'”

陆明月笑道,“你说的好听,我还不了解你么,一肚子心思,若李渭真的娶进门来,晚上还指不定怎么睡不着。罢了,你操心这么些有的没的,人各有命,你得替自己活。”

李娘子叹一口气:“是我家亏欠他,当初我爹赶他去入行伍,辛苦了好几年,后来军里将领提携他,他为了一家老小,从军里退回来去了驼队。这些年全赖他一人支撑家里,没有一处他做的不好。”

“你若是内疚,就快快把病养好了,一家三口过好日子。”陆明月笑道,“你呀,就是爱操心,难道不知道忧劳成疾这个道理。”

“我知道你不爱听这些,可我也不能跟别人说去。”李娘子无奈道,“大爷实在不肯听我,我也没法子,我管不了他,只得让他自己打算。现下我一颗心全拴在长留身上,也得为长留打算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