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东南亚同志vs三万辆卡车(1 / 2)

新大明帝国 木允锋 1735 字 17天前

杨丰要扩军当然很简单,他有完善的预备役制度,短时间内别说扩军三十万,就是扩军百万也能拉出来,但问题是,他还得趁着高丽战争捞钱的,他那些预备役士兵基本上都是各行各业的技术工人,这些人在工厂比在战场上能给他带来的利益要多得多。

他目前总共不到两千万人口,如果陆军扩大到五十五万,那么加上海军和空军,总兵力就已经接近百万了,二十人一个兵,这他玛比小太阳还丧心病狂,这样对一个国家的正常工业生产会造成严重影响,他可不是欧美那些有着深厚工业底蕴的国家,随便拉出个人就能塞进工厂。

就为了爪哇这么一个局部利益,搞到举国动员的地步,真不值得。

说实话,要不是为了避免被拉壮丁,这场战争他是不会搞出来的,别以为他不想趁着高丽战争发财,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不是经常会有的,卖军火当然不行,这个可以用不忍心同胞相残来解释,但卖其他东西还是没问题的。

他的fj40是给谁准备的?他的m35卡车是干什么的?包括他m65风衣,军靴,护目镜,手套,乃至士兵的罐头军粮这些统统是可以的。

如果战场上出现同样穿着m65风衣的志愿军和米军厮杀在一起,他也同样是会很开心的。

这样不但发了财,还能抢了倭国人的生意。虽然倭国离得近,但大明的产品好啊,两家竞争总比原本历史上全落到倭国人手里强吧?哪怕他给自己的企业发补贴,也要鼓励他们去抢倭国人的生意。

高丽战争是倭国战后崛起的源头,他无论如何都必须最大限度进行破坏。而且要不择手段的进行破坏,但这样的话,他在兵源上就必须另外想办法了。

李同志那里遣散回家的民华战俘,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些人经历过战火,很多人甚至可以说身经百战,这些人回去以后肯定会受歧视。这一点都不用多说。看看后世经常出来的那些老兵就知道了,不但是他们,连他们的家人也要一起拉来,这样不但解决了兵源而且又大幅增加了人口,可以说两全其美。

要不然他接下来找不到大规模搞人口迁移的机会了,随然还有zhen反,但那些人都是很招李同志恨的。他能放多少还是另外一回事呢,至于接下来的那些运动,那些人同样都是很敏感的,而且里面多半还是他们自己的人,这些人是绝对不能要的,也就是说大规模搞迁移是不可能了,最多也就是小批量搞一些。

实际上现在,老潘就已经含蓄地表示过,他那些工作队是不是该往回撤了,数千人分散在他们的各个县。看着也是很心烦的。

“三十万,最少三十万你们遣散回家的老兵,多了更好,连他们的家人一起我全要!”

杨丰举着三个手指头说。

“元首阁下,在这种时候,我们很难答应您的要求。”

老潘倒吸一口冷气说道。

他当然明白杨丰这时候要这些人是干什么,那肯定是为即将打响爪哇战争做准备。如果之前给杨丰人,还算是有点擦边,但这时候再给,那就完全是刺激史达林的行为,是对东南亚同志的背叛了,实际上现在,东南亚各国的同志们,就早已经在史达林同志那里告状了。

“三万辆卡车!”

杨丰继续举着三个手指头说。

老潘的心脏一阵狂跳。

云南难民大迁徙,已经让全世界见识到了杨丰那些卡车的威力,七十万难民,一次性运到千里之外,当知道这个消息时,北平的将军们震掉了一地下巴!

而新华全国加起来,卡车的数量估计没有杨丰在这次行动中所用的零头。

三万辆卡车!

老潘有些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在东南亚同志和三万辆卡车中挣扎着。

杨丰淡淡的看着他,然后把两根手指头蜷下,只留下一根举着说道:“一座年产超过千万吨的油田!”

老潘的眼前一黑,整个人晃了一下,看上去一副站立不稳的样子,不远处的胡小姐忙跑过来一把扶住他,用疑惑地目光看着杨丰,后者依然在那里摆造型呢!

三万辆卡车,志愿军最大的制约是什么?就是后勤运输能力,尤其是在初期这一点更严重,看看那些徒步跨过鸭绿江的士兵就知道了,三万辆m35卡车,就是李同志把战场上的所有志愿军一次性运到汉城都够了,而这点汽车对杨丰的麒麟汽车公司卡车生产线来说,也不过仅仅四个月产量而已。

他的这款卡车,到目前为止已经生产了十五万辆,不但大明军队,民间大量使用,就连巴基斯坦,阿萨姆和东南亚各国都大量购买,甚至尼德兰,不列颠,高卢军队也有采购,在经历了云南的难民运输后,更是迎来新一波采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