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赫赫华夏歌(1 / 2)

穿越1862 汉风雄烈 1820 字 22天前

刘暹很激动。这是新秦新的国旗——五星红旗第一次登台亮相。

就是在去年,第八建设兵团的一队劳工在和田地区一处尼雅遗址的古墓中发现了大批华丽的织锦。

该织锦来自汉代,出自蜀地。是中国千百年来丝织精品的代表蜀锦!其色彩之斑斓,织工之精细,实为罕见。更有其中一块织锦护膊,尤为光辉灿烂、耀人眼目,青底白色上赫然织就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令世人震惊,被皇室收为国宝,影响广泛。

刘暹也趁机更换了国旗,改赤色红旗为五星红旗,前者专门作为陆军军旗。

实在是太‘幸运’不过了。刘暹姓刘,当初建立国号时,很多重臣大将都倾向于‘汉’!刘暹是怕太狭隘了,所以否了去。

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一语最早可见于《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在中国古代,五大行星的星占最为重要。“察变之动,莫著于五星”,因此五大行星星占关涉的均为军国大事。按照中国古代星相学和阴阳家的说法,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五星,如果同时出现在东方天空中,则对中原王朝有利。恰恰在汉元年(前202年)时,此五星同时出现于东方井宿中,被认为是汉朝兴起的祥瑞迹象。

现在这个‘祥瑞’应在了刘暹头上,若不顺势利导一下,刘暹都觉得不好意思。他废这么大的劲,虽然不单单只为了改换一个国旗,但这也是他的目的之一不是?

在他的前世——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典故’不要太有名了。这祥瑞的含金量实际上是很低廉的。刘暹就知道和田那地儿有着块让人心醉的宝贝在。

国歌在三队仪仗兵通过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响起。

“赫赫华夏立东方,人文初祖数炎黄,三皇五帝遗厚德,夏商两周拓土疆。

祖龙一统文轨同,汉武奋烈四边空,魏晋风流今犹在,大唐气魄尚未终。

仓颉落笔鬼神哭,蔡侯造纸天地动,孔孟老庄墨韩孙,百家争鸣百花红。

有屈子涉江,有苏武牧羊,为飞将军箭,为岳武穆枪。

汗青留丹太史笔,精忠为国放翁诗,太白醉狂成剑气,东坡豪唱随大江。

曾随定远入虎穴,曾与散朝灭敌国,犯我虽远亦必诛,岂容宵小做歌舞。

五岳接天何其高,三江连海何其广,丝路花雨通绝域,茶道铜铃动蛮荒。

五千载日月,八万里家乡,倚天有长剑,卫国当自强。

我辈青年郎,立志乘少壮,勿学痴儿女,老大空惆怅。”

【圣者晨雷大才】

《赫赫华夏歌》!

奏乐一起,上至刘暹,下到观众中的一员,全都肃穆而立,和声而唱。

或许这首歌的歌词对于文人雅士而言太过直白了。但刘暹喜欢!

并且《赫赫华夏歌》也以自身直白、大气的魅力,在民间传播飞快,得到了极大的支持。

三队依仗兵过去后,就是三十六个步兵方阵中的第一个亮相者——帝国禁卫师。有当代御林军之称的禁卫师,为此次大阅兵,在队伍里特意精挑细选了五百名官兵和两名营级正副指挥官,全都是一米八的大个。排成20*25的步兵方队,正看一条线,斜看一条线,横看是一条线,竖看也是一条线,步法整齐如一,矫健有力,落步声响亮整洁。

观阅前的校场演练,刘暹和军中各上将看过后都是赞不绝口,还多言禁卫师方阵尤为醒目。当然是有拍马屁的嫌疑。可另一个侧面也证明,禁卫师方阵的水准绝对不差。不然那么多的军中重将可不会拉下脸皮来拍这个臭屁。

高大的身材,脚下明亮的长筒军靴,钢枪倾在胸前,枪口向外一条直线,雪亮的刺刀直指前方,在春日的阳光下闪耀着逼人的寒光。

如此的亮相,如此整齐的队伍,在方阵还没有抵达天安门城楼时,下面的百姓和中下级官吏就已经发出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当士兵们走到天安门城楼东侧的那条白线时,随着一声响亮的口号,“向右看!”

“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