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价格战(2 / 2)

我的明末生涯 574981 1801 字 19天前

如此情况下,这些本来就抱着在这场哄抬粮价的过程中,大赚一笔的粮商,当然不会以如此低的价格,将粮食卖出去。

他们在等,等一个希望,希望虎豹军穿出来的这个消息,仅仅是为了稳定民心。实际上,山陕总督府手里,并没有足够可以稳定粮价的粮食。

然而,他们在第二天,不仅没有等来想象中的希望,反而等来了更大的绝望。

总督府的卖粮价格,竟然再一次下跌,和一年前山陕两省的粮价持平,变成出人意料的四两银子一担。

面对已经出现下跌趋势的粮价,一些实力不太雄厚的粮商,为了将粮食变成可以进行流通的白银。不得不拿出粮食打出和总督府一样的价格,还是卖粮。

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哄抬粮价后,这些粮商在百姓中的印象,已经降低到最低点。

所以,即使他们打出四两银子一担粮食的价格,粮铺也是无人问津。

对粮商充满恨意的老百姓,即使到总督府多等一等,购买粮食,也不到普通粮商手里购买粮食。

如此情况下,为了将粮食早日变成银子,这些粮商,不得不在四两银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降价……

有一句话说得好,在中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缺少带头的……但是,只要有了带头的,其他人就会蜂涌着进行跟风。

眼前仓库中囤积了大量粮食的粮商们,同样如此。

当他们看到一些同盟,不惜亏本的将粮食换成银子后,他们也开始着急了。

作为山陕两省的粮商,他们非常清楚,山陕两省的屯田情况。

在他们的计划中,不管是哄抬粮价,还是囤积粮食,赚取更好的利益,都只能在秋粮收获前的一个月进行。

现在,距离秋收已经只剩二十天不到。如果自己不能在二十天内,将堆积在仓库内的粮食卖出去。一担秋粮收获,就是给他们再大的能耐,也没有办法继续卖粮。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花高价买回来的粮食,一点一点发霉,亏损的血本无归。

于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直接摆在他们面前……

继续抱着高价粮不卖,很可能亏得血本无归……如果以现在的价格将粮食卖了,同样会亏得非常严重。但是,至少还能收回一些银子,不至于倾家荡产。

于是,越来越多的粮商,开始以低价格卖粮。

不仅如此,为了尽可能早的将粮食卖出去,减少亏损,他们的卖粮价格,也变得越来越低。仅仅一天时间,就从三两九钱银子一担,突破为三两五钱银子,而且还有进一步下跌的趋势。

此时此刻,任谁也想不到,当初还联合在一起,互为同盟,一起哄抬粮价的粮商们。此时此刻,为了利益,为了减轻自己损失,已经在无形之中,变成竞争对手,不断压低昔日同盟的卖粮价格,将自己手里的囤粮给卖出去。

这个时候,山陕总督府,已经在无形之中,掌握了山陕两省粮价的控制权。

作为外贸司司长,周老没有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时间刚刚过了一天,各地粮商才卖出去不到五万担粮食的时候。山陕总督府,直接标出了三两银子一担粮食的更低价格。

面对总督府手中源源不断的粮食,面对总督府越来越低的粮价。粮商们不敢想象,粮价到了明天以后,还会不会进一步下跌……如果继续下跌,自己还要亏损多少银子。

所以,为了让手里的粮食尽可能保值。

总督府三两银子一担粮食的价格刚刚打出来,那些粮商就先后打出二两九钱银子,二两八钱银子,甚至于二两五钱银子的价格……

让这些粮商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买涨不买跌。

面对越来越低的粮食价格,山陕两省的百姓,反而变得犹豫了,不再买进粮食……

粮食价格经过连续下跌后,所有百姓都在期盼着第四次,乃至于第五次下跌。

所以,普通百姓都在等,等更低的粮价,然后再出手。

面对这种情况,最着急的,仍然是那些手握大量越来越不值钱粮食的粮商。

就在他们带着惶恐不安,开始烧香拜佛,祈求粮价不要继续进行下跌的时候。外贸司周老,直接给他们发去一份文书……

如果他们愿意,总督府可以以二两五钱银子一担的价格,从他们手中大量收购粮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