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莫如今既不是世家传承子弟,也不是达官贵人之后,萧家在洛都权势虽大,但已经和萧莫并无关系了。萧莫在被逐出萧家后才开始名声鹊起,也是因为做了祈雨之事才被诏书封爵。
作为一个不如庶出的子弟,母亲更是一名普通的婢女,萧莫在普通百姓的眼中就如同是同类人一般。
所以相对于那些一直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弟们,萧莫这位突然出现的贫民才子,反倒是让百姓们觉得更为亲切了。
鸣鼓摘花的文比是在大众面前进行的,而且各家背后都有着不小的后台,暗箱操作的确有些不现实。
不过鸣鼓摘花历年来都是在端午进行,文比历来都不限制题目,所以使得文比也存在漏洞。各家才子的确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一首完美的诗词。
在四海楼献艺结束之后,接下来的楼院献艺,对于观看的人们来说就实在是有些乏味了。毕竟前面的视觉大餐让众人吃的太饱了。
百姓们可能还有些兴趣,看台上的权贵们就觉得很是乏味了,毕竟一些普通常见的舞蹈,再怎么精心的编排依旧还是普通舞蹈。权贵们不说天天能见到,但是权贵们会有哪一家缺舞姬的?
不过有资格参与鸣鼓摘花的青楼,总共也不过那么些。到四海楼结束后,已经差不多去了一半了。所以接下来的献艺时间过的倒也算快。
我们的萧大公子这会儿对于这些献艺也是兴致颇高,这可是萧莫来到这个时代以后,第一次参与这么盛大的节日。心里自然是充满了好奇。
待得所有献艺结束,人群里爆发出了强烈的呼声,不仅仅是赞叹献艺的精彩,也因为大家都知道鸣鼓摘花正真精彩的部分要来了。
此时各家的楼船也慢慢的改变了排列方式,由原来的呈弧线状正对高台,变成了整齐的一排侧对着高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竟渡,而这竟渡的力量,自然是来自于文比的诗词。
韩路之此时也是起身走到了高台的前方,对着各家楼船道:“献艺结束,文比开始!”
随着韩路之的话语传出,高台两岸的伊河两岸自然又是响起了一阵欢呼。
而后,韩路之又接着道:“文比的规矩想必大家已经有所了解,本官就不再多说了。下面就开始正式文比。”
话音落下,便是九声鼓响。这也意味着此次鸣鼓摘花的文比就此正式开始了。
鸣鼓摘花的文比规矩,萧莫自然是早有了解。自从这鸣鼓摘花有文比这项出现后,历年来鸣鼓摘花的规矩并非一直是一层不变的规则。开皇三年的鸣鼓摘花与北周之时也有所不同。
最初的文比,纯粹比的是竟渡距离,那个时候每一家都会有三位才子,文比的最终结果是看哪一家才子的诗文在大儒的评定下获得最高的鼓声,从而最先到达终点。最先到达的自然就成了文比的头名。其他的就会依照到达的次序排名。而且一般都是由上一届排名靠后的首先作诗。
但随着时间的递进,鸣鼓摘花的文比规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