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2 / 2)

抿了抿唇,他又继续说道:“至于跟着你去树林那边的,一个也没回来。就连你,也还是那什么叫韦三的去那边搜了一趟,这才把你给带了回来。”

几不可察的挑了挑眉,韩越后面说的那一句,叫锦颐心里十分诧异——

鬼子的武器惯来厉害,要不然他们也不至于如此忌惮。叶生明将军领着人去偷袭鬼子营帐,会损失惨重这一点,她早有预料,心里虽然悲痛,却也不觉得稀奇。

她倒也真没想过,那看起来惜命得很的韦三,帮他们传完了话后,第一件事不是远远地逃开南京,而是去到了指不定什么时候会有人跑出来看上一枪的树林去。她还以为自己能在昏迷后回到民军的驻营里,是还有人在那死人堆里活了下来呢。虽然她早知从埋了地雷的地方活下来有多么困难,但她总归是那样期望着的。

“锦颐……你……?”

韩越瞧着锦颐许久没有说话,一瞧着她眼睛里空空荡荡的,开始出神了,便知道她这大抵是心里有些茫然、难受了。

“上了战场就是这样。随时都会有牺牲,谁会知道下一个是谁?只要国家的土地保住了,只要华夏还是华夏,一切都是值得的不是吗?”

韩越劝慰的话有些耳熟。

锦颐忽然想起,从上海连夜赶到廊坊城区的那一天,看着熬了好几天没吃没喝没睡,只一个人静静地带着的他时,明明自己心里也为明飞的突然牺牲而大感沉痛,却偏偏故作冷静地用了同样的一番话,去劝慰过他。

现在想来,她还记得那时自己的心情。那时,因为开战在即,为了全力迎敌,她的心里虽然痛恨和遗憾,但到底是把全部的情感投递到了战场上,内心是平静更多。

而现在……三万多的人,除了她一个人,竟然再没别的任何一个活着回来…...除了沉痛和对鬼子的悲愤以外,她最愧疚的,是在那一片埋了地雷的树林里,她连去让战士们的躯体找到,让他们入土为安都做不到……

“为了华夏还是华夏……”锦颐低声呢喃。

她清楚地记得自己曾经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怀着怎样的坚定的。

为了这一句话,华夏死了多少人,几乎没有人能够算得太过清楚了。但她知道,为了这句话,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人踏在勇赴牺牲的征途上。

她太清楚了,华夏数千年都过来了,又怎么会甘心在这一刻从此消散?真正的华夏子民,自诩龙的后裔,又怎么会甘愿匍匐在小岛国穷凶极恶的人的脚下?

为了华夏还是华夏,每一个华夏人几乎都是不顾一切的,怀着疯一样的执念,想要去达成它!

为了华夏长存,这才是战士们不顾生死,前赴后继的身赴战场的意义。

*

一九三八年的第一天。

南京被鬼子们炸毁的房屋,已经推倒重修过半,在南京休整了大半个月的铁血军将士们,在拿着入伍名册给牺牲的战士们立好了烈士碑,训好了新招的几万新兵后,只留了一万的老兵帮着新兵和二十九军的将士守城,便准备启程回到上海了。

一路上,从南京离开,南京的百姓们就出到城外,来到郊区挥手相送。回到上海,上海的百姓们早早地得到了消息,也围在大路的两边,夹道相迎。

很多人都知道铁血军这次南京一战伤亡惨重,五万的战士,活下来的只有一万六七。但所有的人都只知道的是,铁血军又一次在华夏捍卫国土成功!

也似乎就是在南京这一场战争之后,鬼子们同样也伤亡惨重了,一次又一次地在铁血军的手里尝到败仗、吃到苦头了,就也开始长记性了。

他们也不再泛着拧劲儿地去往铁血军的周围钻,反倒是趁着铁血军连着两次战争、元气大伤,难以大范围转移,开始把战争的着力点,放到了华夏的其他城市去。

在战火四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响起炮声的华夏,北平、南京、上海三个地方,竟然显得格外安稳,成了无数人在逃亡时第一个想到要去的城市。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作者君在赶论文课的学术论文作业,超难的,简直狗带,所以没能来码字~o(╥﹏╥)o

另外,南京暂时就到这里了,先过渡一章,明天进入新剧情哈~爱你们,么么哒(づ ̄ 3 ̄)づ

谢谢五月渔郎扔了1个地雷

谢谢陈二十一扔了2个地雷

谢谢爱你哦扔了1个地雷

谢谢等待扔了1个地雷

谢谢浓墨未央扔了1个手榴弹

☆、第一百零三章

一九三八年,在多是民生艰苦的战乱之中, 生活在上海的洋人、名流们竟然仍如往常的奢靡着又度过了一个春天。哪怕是近来, 世界的形势和氛围都颇为紧张——

三月中旬的时候, 德国的军队长驱直入, 直接占领了奥地利。但对于德国这一赤·裸·裸的侵略行为,西方列强却仅仅是表示抗议而已。甚至,没过多久,英、美、法等国又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

只有苏联强烈谴责纳粹德国的侵略,并建议召开国际会议,共同对付希特勒的侵略。但显然的是,西方国家在日本侵略华夏的时候, 国民政府几度求援都没有出手干预, 这次当然也不会例外。毕竟, 在那把侵略的火烧到自己身上以前,这些所谓的强国,总是希望独善其身、稳坐高台的。

在缓慢地休养生息,训练新兵、并且重新操办起袁幼卿留下的武器研发山庄的同时, 锦颐听闻了这个消息, 心里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外。

她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要开始了。等到那个时候,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整个春季过去,五月份的时候,在其他国家都还保持着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鬼子们趁着铁血军不能大范围动作的时候, 又在华夏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

鬼子兵向厦门进攻的时候,锦颐是知道的。但就像是其他离得远的各县城接连不断的沦陷一样,厦门离上海,实在是有些远了,就算是铁血军的士兵开始渐渐增多了,但铁血军的武器却还是远远没有跟上。

厦门会失守。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秦非正可不是锦颐,他不大会像锦颐和叶生明那样,总想着拼了命的想要尝试着把城给守下来,只会像留给叶生明的指令一样,让所有的将领“见机撤退”。于是,自南京一役过后,华夏大地仍旧有一片接着一片的土地不断沦陷。

先是广西的藤县,而后又是福建的厦门。

“这……我们该怎么办?”

把一封又一封来自全国各地的请愿书满满当当地摊在书桌上,韩越把《上海日报》刚出的最新报纸仍在那些请愿书的最上头,有些为难地问道。

锦颐和张腾飞甚至都不用再往那报纸上去看,便大体可以猜到,在那报纸的第一页,被人用了整整一页的篇幅去写的文章题目,左不过就是“日军在厦门开展了屠杀活动,唯有铁血军出兵方能将其驱逐”这点意思。

以前,锦颐以为,南京一役,她和华夏的将士们咬着牙、送了命,总算是把南京给守住了。这样,那一幕令人触目惊心的历史,叫人不忍直视的华夏劫难,也应该算是翻篇了。

但这个世界,总归是变数太多。她救了南京,却没想到后面还有一个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