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野修身知道这些大臣们心里在想什么,不过他知道,等他说完这些人的想法就会改变,于是他笑了笑继续说道:“诸君,请稍安勿躁,你们的想法我很清楚,不过请放心,这虽然是一场国运的赌博,但是我们却拿到了王牌,结果已经注定——帝国必胜!”
“帝国作出南下的决定是基于德国不败的基本观念,只有德国在欧洲不断的胜利,美英等国才不能集中力量对付帝国,同样,北方的那头北极熊也不会跳出来破坏帝国的战略计划。因此,德国胜帝国就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德国如果失败了,那么帝国的命运就不好把握了,到时候将会遭到世界主要强国的围攻。”
“不过,在当前形势下,德英、德苏媾和的可能性很小,形成持久战的可能性较大。首先,英国具有传统的国民性和大国的自尊心,而且正在利用德苏战争来恢复自己的势力,因为苏德战争的爆发,英国有了将战争进行下去很有信心,不能轻易屈服于德国。因此,大本营有理由相信德英战争势必长期化。”
“其次,德军已逼近莫斯科城下,苏联在欧洲的野战军已遭受了沉重打击。这次德苏之战将以德军的作战成功告一段落,不过,对于斯大林政权来说,向德国屈服就有导致自己政权崩溃的危险。因此,它现在必将依靠其较为巩固的政治基础和不很充裕的伏尔加河以东的资源,以及美英的援助,作消极的抵抗。另一方面,鉴于德苏之战事实上正呈现出民族战争的局面,苏联民族的抗战意志一时还不会很快就衰减下去。”
“而在德国方面,据德国首脑人物以前透露,德国想要彻底打垮共/产主义。若不把苏联打到再也不能起来反击的地步,那就失去了这次对苏开战的意义。因此不妨说,德国以宽大的条件进行媾和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此。帝国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果然,永野修身的话说完之后。一大部分人的信心动摇了。正如永野修身说的那样,事实上大本营和政府都确信,德国在欧洲是不会失败的。也就是说,德国虽然不一定必胜,但也绝对不会失败。
事实证明英法这些之前的强国都是纸老虎,而苏德战争爆发后又证明了苏联并没有帝国想象的那样强大。 以现在的趋势看,即便是大日本帝国想美英荷等国宣战。苏联对日采取积极行动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毕竟此时的苏联连自保都勉强,如果帝国从远东地区向苏军发动进攻的话,对于苏联来说那是一个灾难。
另外,随着德军的节节胜利。苏联丧失了伏尔加河以西地区,其军需工业只剩下了四分之一。苏联的驻欧红军由于德苏战争已受到彻底的打击,现在驻远东红军已被大量的调走,兵力至少有5个师和1000辆坦克、1200架以上的飞机开赴欧洲增援,其战斗力在物资和精神方面都在减弱。
基于以上这些情报资料。整个日本朝堂对于战争的胜利也都有了自己的判断,总的来说,绝大多数的大臣都认为帝国虽然不一定一定能胜利,但是只要德国不亡国,日本也就不会失败。大不了大家打个平手,仅此而已!
永野修身说完之后,参谋总长板垣征四郎大将起身补充道:“战争的胜负还和敌我双方的军事力量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陆军部队南太平洋地区的敌我军事力量做了一个全方位的对比,到昭和16年5月末为止,大本营根据搜集到的各种情报,获悉美英荷在南方各地的陆军与空军兵力及其配备情况。”
“英国在马来半岛上驻有陆军约6、7万人,飞机约320架,在缅甸有陆军约35000人,飞机约60架;美国则是在菲律宾驻有陆军约42000人,飞机约170架;荷兰在荷属东印度 驻有陆军兵力约85000人,飞机约300架。合计陆军兵力约20余万人,飞机约850架。”
“然而,据判断,这些陆军兵力均系以本国白人士兵为骨干组成的当地人的部队,教育训练不足,而且白人与当地人之间缺少精神上的团结,其战斗力一般很低;而美、英、荷、中四国也很难发挥协同作战的能力。需要考虑的只是他们适应热带的气候和当地的风土。不过,马来方面的敌空军战斗力,由于飞机性能优越,驾驶员的素质也较为良好,所以与其地面部队相比,不容忽视。”
“另外,根据大本营判断,扣除敌我双方老朽舰艇和战斗装备尚未完成的舰艇等,能在海上作战的舰艇实力对比,美英荷中等国加起来总量是帝国的1.43倍,但是鉴于帝国采取的是主动出击的战术,而敌方相互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单独任何一国都不是帝国的对手,所以帝国有各个击破的把握!”
“针对上述敌方陆海空兵力情况,我方计划从陆军51个地面师团、约1500架第一线飞机中抽调11个地面师团、约700架第一线飞机,海军则以其大部分联合舰队担任进攻作战任务。编入联合舰队的航空进攻兵力,为全部海军飞机约3300架中的1619架,必定能在战争初期取得压倒性优势!”
板垣征四郎和所有的海军陆高级军官都知道,南方进攻作战将是一场在东西南北各两千英里的广大地区内发动的,以摧毁敌方海、空的武装抵抗而进行的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作战。尽管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他们却有更大的把握,就敌我实力上看主要有4个理由:第一是,在美、荷、中加强联合作战之前,能够以突然袭击各个击破。
第二是,日本是有备而战,可以对夏威夷、菲律宾、马来、香港四个战略要地同时进行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并能将先发制人的效果扩大到作战的全部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