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出兵背后(1 / 2)

铁血骠骑 三十三层 1066 字 1个月前

杨靖宇对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还在筹划阶段的时候,他就已经将这个设想汇报给了中央,得到的回复出乎他的意料。中央军委并未对他的计划本身有任何评价与修改,只是勉励他取得好成绩,鼓舞他达成自己的战略构想,并言明,中央不干预各军区本地域内的战斗,不干预军事指挥官下战斗决心。东北局所部应依靠sl远东区政府的帮助,在认为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自行决定战斗的发起及结束。期间务必搞好与sl方面的协调工作,在大战略上要与反日本侵略主义达成一致。

接到这份电文的杨靖宇既欢欣又疑惑,欢欣的是中央主动放权不干涉东北局的战斗指挥,疑惑的是他不知道这是否是中央因东北局的特殊情况(与苏方合作)而做的特殊对待?好像是为了解除他的这个疑问,第二日中央又来电说明了这个决定是一视同仁的,对于所有军区中央都是如此对待,并举例说明八路军已经发起的正太路破袭战(后发展成百团大战)亦由彭dh、左q全权制定,军委未作干预。

除了还在训练的3千余战士杨靖宇未动外,这次战斗杨靖宇动用了几乎6000名完全装备着苏联现役制式武器的战士,除了野炮、山炮携带不便未予配置外,迫击炮、火箭筒等轻便炮火配备十足,轻重机枪达到了每班一挺的地步,轻武器则装备了苏联最新式的托卡列夫自动装填步枪,少量的莫辛-纳甘步枪,除此之外还有马迁安千辛万苦磨来的*近两千支。如此先进的武装就连临近驻地的苏军指挥官都垂涎不已。

伊万诺夫对抗联的这次出击也极为重视,并将此情况上报了史大岭。

对于东北抗联以往的战斗,史大岭多少了解一些,对这支杂牌武装他并不看好,听闻抗联准备打回中国东北,他沉默了半晌。如果这次战斗真能像杨靖宇说的那样快速解决掉日军一个大队(1100人),并能隐秘的撤回不让rb人抓到sl支持抗联的把柄也罢,但如果仗打烂了,撤不回来,被rb人咬到证据,外交上就会很被动。是否有必要与rb人再打一次张鼓峰或诺门坎那样的战斗呢?他暂时还下不了决心。

但是,抗联的这次出击也是又一次检验rb关东军战斗力的机会,还可以顺便检测一下苏军最新式制式装备实战情况下的表现,是一个绝好的实战试验场,第三还可以直接观察抗联的素质是否像情报中说的那样不堪,或者反之,看看他们是否是将来可以利用的利器。

战斗结束后所引起的后果不可预料,这正是史大岭难以下决心的地方。被抗联这么一支小武装牵着鼻子走的状况,还真是头一次遇到。

作为一个头脑清晰的领导人,史大岭心中有数,日军的战斗力绝不像己方宣传的那样低,诺门罕战斗的数据可以说明这一切。在这次战斗中,双方动用的兵力旗鼓相当,但苏军胜在技术兵器数量巨大,出动的飞机与坦克、装甲车始终是日军的2倍,在名将朱可夫的指挥下经过3个多月才艰难取胜,己方伤亡2万5千多人,日军伤亡近5万,仅就死亡官兵来讲,苏军9千人,日军1万8千人,己方在占据兵器优势下,对日军并未取得一边倒屠杀似地胜利,宣传归宣传,史大岭是不信这一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