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千里为媒(1 / 2)

重生小地主 弱颜 1819 字 1个月前

连蔓儿见张氏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张氏是什么意思,不过,再打量打量张氏的神色,连蔓儿就隐约有些懂了。

张氏这是在说沈六。

连蔓儿忙就扭开头,假装做事,并不搭张氏的话茬。

“说啥是路过,要我看,就是打听到咱们一家出来了,他随后就来了。”张氏却兀自一个人继续絮叨,还一副忍俊不禁的样子。“说要看啥暖棚,他那么一个人物,啥好东西没见过呀。要说小九那孩子稀罕看这些东西,我还相信。他那哪是要看暖棚,那就是个借口,他就是想……”

“娘,你看这几样点心,是不是太平常了,要不要换两样。”连蔓儿终于听不下去了,忙就出声打断道。

张氏见连蔓儿说的是安排晌午饭的正事,也就住了嘴。

“别的你看着,想换就换。那个葱花饼别换。”张氏就道,“这庄子上厨房里头的刘兴媳妇,就这葱花饼做的最好吃。比我做的都好吃,就咱家里的大厨也比不上她。”

庄户人家的女人,心灵手巧的,往往能将简单的食材做得非常美味,更有的,还有一两样特别拿手的饭菜。其中有一些,堪称绝活,就是那些数一数二的大厨都未必比得上。不吃不知道,吃了才知道惊艳。这正如俗话里说的,美人在民间。很多好东西,都存在于民间,默默无闻。

葱花饼,看似非常家常,可是要做的好吃了,也是需要技巧的。首先用料上面,这个饼所用的葱必须是小香葱,而不能用大葱。

而在这个季节。本来是只有大葱,没有小香葱的。好在,连蔓儿家建造了暖棚,当时一家人商量着要在暖棚里种什么,连守信和张氏都先提议的小香葱。

小香葱和大葱,其实是一个品种,或者说是同出一源。

春天的时候,在田垄里密密地洒下葱籽,等到春末夏初,长出来的就是嫩绿的小香葱。小香葱眼色嫩绿、长的比较纤长。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拔了香葱吃了。

这么吃着吃着,葱就长大了。但是,这种葱能长的有限。这个时候。要进行二次移栽。就是将小香葱连根拔出,另外种植。

经过这次移栽,小香葱就好像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一天天地长的粗壮起来。如果没有这次移栽,那些小香葱只会长老。

经过移栽的葱。就是大葱。庄户人家吃大葱的时候和吃小香葱不一样,一般不再整棵整棵地拔了吃,而是只摘葱叶子吃。被摘了葱叶子的大葱,还会长出新的葱叶子来。这样,一颗葱可以吃很久,直到秋天。

大葱葱白粗壮。葱叶子也更厚实,比小香葱的纤维多,水分少。因此也更耐久存。秋天整根拔下来的大葱,好好地储存,可以吃到第二年。

但是这种大葱的味道没有小香葱鲜嫩,是万万不能做葱花饼的。

葱的嫩绿,面粉的洁白。葱的香加上小麦粉的香,葱花饼做好了。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入冬以来,连蔓儿家的餐桌上时常可以见到它的身影,也颇受一家人的喜爱。

有好东西,张氏自然想让未来的女婿尝一尝。

连蔓儿的本意就是岔开话题,因此张氏说了,她也不反驳。

没想到,张氏还是意犹未尽,说完了正事,又接着刚才被岔开的话题说了下去。

“……那眼神就看出来了,他想看的是……”

“咳咳……”连蔓儿就干咳了两声。

“蔓儿,你听见娘说啥了没?”张氏就问连蔓儿。

“哦,娘,你说啥那,哦,是说六爷啊,六爷对你是挺好。”连蔓儿就故意说道。

“也是,六爷对咱是没挑。”张氏听了,就笑着点了点头,竟没再往下说了。想来是想起了沈六对一家人的周到,又担心再说下去惹急了自家闺女,就点到而止了。

晌午,就在庄子上摆了酒席,前面连守信、五郎和小七陪着沈六和沈九两兄弟,连蔓儿和张氏在后院内室另摆了一席。至于跟随两家来的随从下人,则是在跨院摆酒招待。

吃过了晌午饭,沈六就说没什么事,要去附近围猎。五郎和小七都说要跟着去。连蔓儿本也有心跟着去逛逛,却被张氏给拦住了。

“……大冷的天,别出去把脸给吹皴了。……有些活计,还得你自己个做。”张氏告诉连蔓儿道。

连蔓儿也就没有勉强。就先跟了连守信、张氏回家。倒是傍晚的时候,五郎和小七满载而归,沈六将他猎到的东西,送了一半来连家。

连蔓儿这边也吩咐抬酒和猪羊过去沈府。当晚,跟随沈六出猎的那些随从又吃到了一顿特别丰盛的酒席。

……

冬寒日重,沈六一直留在府城,隔三岔五就找机会见上连蔓儿一面,虽大多数时候也说不上话,两人都觉得还算满意。而五郎的亲事,也终于有了眉目。

对于五郎的婚事,沈六很是用心。对方的家庭背景,甚至姑娘的人品等,连蔓儿家几乎不用去找别人打听,沈三奶奶就是个万事通。就算沈三奶奶自己不太清楚,她也总能找到人打听出可靠的消息来。

一家人最后,都相中了秦家。秦家那边几次表露出来的意思,也很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