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2)

千山记 石头与水 3657 字 1个月前

谢尚书想到小儿子与他说的话,仔细打量了谢莫如一番,发现谢莫如眉毛都没动一根,还望他一眼,不禁问,“莫如这些日子在做什么?”

谢莫如道,“和二妹妹一起,上学。”

谢尚书拈拈胡须,笑问,“都学了些什么?”

“女四书。”

“哦,女四书说了些什么?”

“做人的道理。”

谢尚书微微颌首,听有管事媳妇进来回话,棋子胡同三太爷到了,谢尚书便未再多问,带着两个儿子起身,与谢太太道,“我们先去前头。”

谢太太携孙子孙女送到门口,正好迎了三老太太进来,三老太太对着谢柏一通夸,谢尚书见三老太太身后跟着女媳丫环婆子一大堆,笑道,“三婶屋里坐,我带孩子们去给三叔请安。”便带着两个儿子去前院儿了。

三老太太直将谢柏夸的天上有人间无,谢太太扶了三老太太进屋,笑,“他呀,该长进的地方还多着呢,三婶就别一个劲儿的赞了。”

三老太太笑,“柏儿是咱们谢家的千里驹,我不是赞他,说的都是实话。”

谢莫如带着弟妹给三老太太见礼,谢莫如绝对是三老太太讨厌名单上第一人,她老人家一见谢莫如便是大皱眉头,问谢太太,“她怎么也出来了?”

谢莫如坐回椅中没说话,谢太太笑,“孩子们都大了,该是见见世面的时候了。”

三老太太将嘴一撇,接了素蓝奉上的茶,呷一口道,“咱们自家说话,要我说,你啊,就是太心善。”谢太太都不说啥,她老人家也就识趣的不再说啥。只是跟着三老太太进来的一大群女眷也就随着三老太太一般,眼里全当没看到谢莫如了,三四个女孩子只与谢莫忧一个说话儿。谢莫如随手拿了手边儿果碟的一个桔子,慢慢的剥开了桔皮。

宁姨娘笑道,“太太,让丫头们去里间儿说话儿吧,在长辈们跟前,怕她们不自在呢。”

谢太太笑,“莫忧,带你姐妹们去小花厅玩儿吧。今天来的姑娘多,别怠慢了。”

谢莫忧起身应一声,带着姐妹团走了,谢莫如悠悠然随于其后,她那闲适恣意的姿态,三老太太直接绿了脸,抱怨谢太太与宁姨娘,“你们婆媳啊,都是这样烂好心。”

宁姨娘连忙道,“三老太太这话,我可当不起,您老别拿我打趣了。”

三老太太微微笑着,“如何当不起,我看就当得起。”

宁姨娘虽觉着自己早当得起谢松正室之位,可三老太太这话儿,实在半点分寸没有,竟拿她的身份打趣,当真讨人嫌的很,忙寻个由头,出去做事了。

☆、第9章 家族,家宴

三老太太这人,谢莫如是经常见的,三老太爷三老太太这对夫妻虽是老字辈,年纪正经不算老,比谢尚书大不了几岁,是谢尚书嫡亲的小叔叔,据说当初谢尚书之爹谢老太爷过逝时还抓着儿子的手让儿子照顾小叔叔。这些年,又是亲叔侄,三老太爷与尚书府一向关系不差。三老太爷从未出仕,膝下两子一女,长子谢驽在翰林供职,次子谢骥捐了个通判,长女谢燕年纪最小,亦已出阁,嫁的不是别家,正是宁姨娘的娘家三弟宁卓。所以,三老太太与宁姨娘相近,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以往谢燕亦常随三老太太来谢家说话,今日还未见谢燕来,想是嫁了人不比在娘家随意,只是这样的日子,再没有不来的理。

今日随着三老太太过来的女孩子,谢环谢珮是谢驽嫡女,谢琪则是谢骥庶女。这几位姑娘,谢环谢珮年纪较大,一个十三一个十二,余者谢琪八岁,小谢莫如谢莫忧两岁。不过,不论年纪大小,一水儿都是堂姑姑辈的。

谢家宴客,又是谢柏探花之喜,请的宾客除了本家,便多是亲近往来的人家,不算盛大,也绝不冷清,各处皆精心预备了。官客堂客一前院一内宅自不必说,姑娘们也自有姑娘们说话的地方。

女孩子们去芷兰厅说话,谢环谢珮与谢莫忧是极熟的,同谢莫如打声招呼,便与谢莫忧唧唧咕咕的说起话来,无非是衣裳首饰之类。谢琪是沉默少言的性子,安静喝茶。谢莫如坐了一会儿,谢二老爷府上的姑娘们也到了。谢尚书与谢二老爷是嫡亲的兄弟,父母过逝后便分了家,亲近自不必提。只是,二老爷二太太夫妻带着小儿子小女儿在外为官,并不在帝都,其长子谢槿一家亦是外放为官,如今在帝都是次子谢枫一家。故此,由丫环婆子引来芷兰厅的便是谢枫长女谢静。

谢静年纪尚小,不过六岁,后头还跟着奶娘,谢莫忧命人拿了吃的逗她说话儿。只是谢莫忧今日责任重大,待谢太太娘家舅老爷朱家的几位姑娘过来后,她就得去招呼朱家姑娘,只得命婆子丫环小心哄着谢静些罢了。

谢静吃些东西,就要喝水。谢静的奶娘让丫环去外头要些温水,有些不好意思的同谢莫如解释道,“姐儿年岁还小,不敢叫吃茶。”这位奶娘很是负责,生怕屋里姑娘小姐们再乱给谢静吃东西,就抱了谢静在个冷僻处呆着,结果就挨上了谢莫如。

谢莫如知道谢枫的妻子苏氏出身徽州苏家,养育孩子向来精心,便点点头,同奶娘道,“阿琼年岁小,是不要吃茶为好。倒是一会儿席面儿上的东西不知适不适合她小孩子吃,阿琼在家都吃什么,我吩咐人去小厨房一声,到时叫他们单做一份好克化的出来。”

奶娘更不好意思了,来人家赴宴,哪里还有点菜的道理?谢莫如平日不喜多言,看奶娘似有顾虑,便不再多说。奶娘喂谢静喝了水,十分感激道,“实在是劳烦大姑娘了,要是便宜,蒸一盅蛋羹就好。”虽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能被苏氏指为亲闺女奶娘的人,定是心腹。从这个奶娘举止中也能瞧得出来,那真是不错眼睛的盯着谢静。为了自家姑娘,奶娘沉一沉心,便厚着脸皮开口了。说来她对这位尚书府的大姑娘还是头一遭见,要不是刚刚堂姐妹间互相见礼,奶娘还不知道这位就是尚书府的大姑娘呢。

谢莫如问了奶娘几句谢静有无忌口的话,便让静薇下去吩咐了一声。

一时,又有几家亲戚的姑娘们到来,琼闺秀玉满满坐了一屋子,只是同谢莫如相熟的实在一个都无。还有宁家几位姑娘时不时朝谢莫如瞧一眼,倒像没见过似的。不过,人来的多了,谢莫如这边儿也不冷清,只要不是姓宁的,大家彼此总要打声招呼。其实,便是宁家姑娘,也要硬着头皮过来同谢莫如打了声招呼。

大家不论亲近还是冷淡,总之一团和气的说笑直至开席。谢家请了两班小戏,有说有笑的热闹了一日,直待晌午过后,诸亲朋起身告辞。谢莫如谢莫忧均跟在谢太太身边送走客人,谢莫忧朋友颇多,来人皆有交情,面儿上颇有依依不舍之态。谢莫如站在谢太太身畔,只是微微含笑而视。

诸人走的都早,留到最后就是三老太太一行,大家便在谢太太房中喝茶说话。谢燕虽没跟三老太太一并来,倒是一并留下了,说是要回娘家住几日。谢太太笑,“做人家媳妇的,还这样时不时的回娘家,仔细婆家挑理。”

谢燕笑,“婆婆疼我,是再不会挑我这理的。”

三老太太慈爱的望着女儿,笑道,“我就发愁阿燕这性子,都嫁人了,还跟做姑娘时似的,亏得亲家不嫌她。”

谢太太笑呷口茶,“阿燕活泼,这样更讨人喜欢。”

谢驽之妻李氏年岁与宁氏相仿,或者是三太太这个婆婆不大好服侍,李氏眉眼竟比宁氏更见老相,闻言亦笑,“我也这样说,女孩子就得似妹妹这样才好,不然跟个木头桩子似的,半天没一句话,又有什么趣。”

谢骥之妻于氏二十出头儿,生得眉目如画,接了妯娌的话笑,“妹妹这辈女孩儿少些,除了妹妹,就是远嫁的大姐姐了。我嫁来的年头浅,没见过大姐姐,只听母亲说过,大姐姐在家时也是难得的爽俐人物。”

谢太太一叹,“是啊,大妹妹嫁的远,这都多少年没见了。”

大家说了回话,三老太太也就起身告辞了,谢燕一面扶着母亲,一面笑对谢莫忧道,“阿忧,什么时候有空过去玩儿,我有好东西给你。”

谢莫忧笑,“怎好总是白得您的东西。”

谢燕笑,“我乐意成不成。”

谢莫忧一路送三老太太一行人出松柏院,谢莫如则是跟着谢太太到房前便止了步,随谢太太回了正厅,谢太太应酬这大半日,毕竟上了年纪,面儿上难掩倦色,只是毕竟是大喜事,眼中神色尚好。谢太太看向谢莫如,温声道,“莫如也累了这一日,早些回去歇了吧。”

谢莫如应一声“是”,起身行个礼便回杜鹃院了。

谢莫如刚走,素蓝捧来一盏燕窝粥,笑道,“今日来的客人多,我看太太只顾得招呼别人,午膳怕是没用好。就令小厨房预备了燕窝粥,太太好歹用些。”

谢太太接了燕窝粥,问,“醒酒汤可备好了?”

素蓝笑,“太太只管放心,厨下一早就预备了。怕老爷、大爷、二爷今日是要多吃酒的,还备了些清粥小菜。”

谢太太喝一口燕窝粥,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素蓝笑道,“大喜的日子,太太怎么倒叹起气来。”素蓝是谢太太身边的大丫环,年方二十七了还没嫁人,倒不是谢太太没给她安排亲事,只是素蓝先时有过一桩亲事,未办喜事,男方便过逝了,自此立志不嫁,要一辈子在谢太太身边服侍的。诸丫环中,她年纪最长,亦最得谢太太信任,故而倒敢多说一句。

谢太太捏着银匙搅一搅手里的燕窝,道,“莫忧是活泼太过,莫如则稳重太过。”